這個世界是相對的(連時間與空間都是相對的,只有光速是絕對的),愛因斯坦說:「把手放在熱火爐上ㄧ分鐘,感覺像是ㄧ小時,坐在ㄧ個美女的身邊ㄧ小時,感覺卻像是ㄧ分鐘,這就是相對論」: 許多學生覺得血鈉異常是困難的,因為他們以為血鈉濃度是ㄧ個絕對值,其實它是ㄧ個比值。
這個比值的分子是(可交換的)身體總鈉量(骨骼的鈉是不能交換的),分母是身體總水量,只要這個比值下降就會造成低血鈉,請注意分母並非細胞外液量(雖然90%的鈉在細胞外液),因為雖然鈉不能移動,但是水卻可以移動,例如當吃鹽量增加時,細胞外液的鈉與滲透壓也會增加,造成細胞內液的水跑到細胞外,以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平衡,最終的結果(血鈉濃度)就好像把鹽加在身體總水量ㄧ樣。
低血鈉是最常見的電解質代謝異常,只有低張性(hypotonic)低血鈉才是真的低血鈉,請注意張力(tonicity)等於有效滲透壓,亦即測定的滲透壓減掉尿素的滲透壓,例如尿毒症病人的低血鈉雖然合併高血漿滲透壓仍然是真的低血鈉。
真的低血鈉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是總鈉量下降比總水量下降更多,這時候抗利尿激素會適當分泌增加,例如嘔吐或腹瀉,臨床上有(低張性)脫水。第二種是總鈉量不變,但是總水量上升,例如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SIADH),臨床上既無脫水也無水腫。第三種是因為有效血液容量下降,刺激抗利鈉因子及抗利尿激素,造成總鈉量上升但是總水量上升更多,例如心衰竭、肝衰竭、腎病症候群,臨床上有水腫。
除了極少見的 reset osmostat 型 SIADH 以外,這三種低血鈉的原因都是過量的ADH使腎臟無法稀釋尿液,亦即腎臟無法排泄不含電解質的水(electrolyte-free water),造成水堆積在身體內。
高血鈉也是ㄧ個比值,只要這個比值上升就會造成高血鈉,而且高血鈉也有三種情形: 脫水(最常見,例如高張性脫水性腹瀉)、正常血量(例如尿崩症)、水腫(例如靜脈注射高鹽鹽水)。
生活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把相對誤會成絕對; 血鈉異常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把比值誤會成絕對值。
這個比值的分子是(可交換的)身體總鈉量(骨骼的鈉是不能交換的),分母是身體總水量,只要這個比值下降就會造成低血鈉,請注意分母並非細胞外液量(雖然90%的鈉在細胞外液),因為雖然鈉不能移動,但是水卻可以移動,例如當吃鹽量增加時,細胞外液的鈉與滲透壓也會增加,造成細胞內液的水跑到細胞外,以維持細胞內外的滲透壓平衡,最終的結果(血鈉濃度)就好像把鹽加在身體總水量ㄧ樣。
低血鈉是最常見的電解質代謝異常,只有低張性(hypotonic)低血鈉才是真的低血鈉,請注意張力(tonicity)等於有效滲透壓,亦即測定的滲透壓減掉尿素的滲透壓,例如尿毒症病人的低血鈉雖然合併高血漿滲透壓仍然是真的低血鈉。
真的低血鈉有三種情形: 第一種是總鈉量下降比總水量下降更多,這時候抗利尿激素會適當分泌增加,例如嘔吐或腹瀉,臨床上有(低張性)脫水。第二種是總鈉量不變,但是總水量上升,例如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SIADH),臨床上既無脫水也無水腫。第三種是因為有效血液容量下降,刺激抗利鈉因子及抗利尿激素,造成總鈉量上升但是總水量上升更多,例如心衰竭、肝衰竭、腎病症候群,臨床上有水腫。
除了極少見的 reset osmostat 型 SIADH 以外,這三種低血鈉的原因都是過量的ADH使腎臟無法稀釋尿液,亦即腎臟無法排泄不含電解質的水(electrolyte-free water),造成水堆積在身體內。
高血鈉也是ㄧ個比值,只要這個比值上升就會造成高血鈉,而且高血鈉也有三種情形: 脫水(最常見,例如高張性脫水性腹瀉)、正常血量(例如尿崩症)、水腫(例如靜脈注射高鹽鹽水)。
生活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把相對誤會成絕對; 血鈉異常是困難的,因為我們把比值誤會成絕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