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0日 星期六

衛道的味道

我在小學畢業以後到台中市參加初中聯考,因為父親希望我能考上台中一中,那是他的母校。可惜後來我只考上了衛道中學,那是由加拿大天主教聖衛道會在 1954 年創立的,宏偉的校門是宮廷式的,有四根紅色的大柱子。

學校位在台中市北區的衛道路上,圍牆的週邊是鄉下的稻田、農舍和柑仔店(雜貨店),路上隨處可見牛車、鐵馬(腳踏車)、三輪車,空氣中飄散著花香、草香,偶而夾雜著一些牛糞味。當時有一些比較調皮的學生會為了躲避教官的追緝,而從圍牆縫中偷渡外食。

當時的衛道中學是一間專收男生的「和尚學校」,校長是王永清神父,其中有許多從加拿大或美國來的神父、修士,他們都是無怨無悔、離鄉背井地來到了這個陌生的遠東國度。例如: 教英文美國的雷彌奧修士在他的自傳「我這一生-上天賦予的一首歌」中說當他初次看見台灣的甘蔗牛車時覺得很新奇,還有當他首度參加國語禮拜時聽見牧師一直說著:「Woman」時覺得很奇怪,後來他才知道原來牧師說的是「我們」。神父、修士們雖然只是人(而不是聖人)而有著喜怒哀樂,他們的一生卻寧願為他人奉獻。例如: 雷修士在自傳中說他曾經忍痛拒絕了一位美國女孩派翠西亞的求愛。

衛道男孩一律穿白襯衫、卡其色長褲,腳上穿著白襪黑皮鞋,冬天時還有一件靛藍色的外套。在集會或是正式的場合時,我們的頭上會戴著自認為帥氣的船型帽,用童軍式的三根手指頭敬禮;高中生則戴著更像大人的大盤帽,用軍禮式的五根手指頭敬禮。當時我們無論是在生理上或是心理上都已經自認為是大人了,但是有一位加拿大的石伯男修士(綽號「Stone」)卻經常會在生氣時對我們吆喝:「小害!你果賴!(小孩!你過來!)」,讓我們覺得很不服氣。

石修士長得很英俊,他教的是工藝課。據說他在早期講中文還不太流利時,曾經在上課時對著同學們說:「今天我們要做的是《豬公的鼻孔》」,所有的學生都笑了。後來當他拿出「竹工的筆筒」時,才終於知道他想要說的是什麼。

他的身材高大魁武,一手可以舉起一個國中生。他也帶我們的勞動服務課,經常帶著我們這群小屁孩在豔陽下拔草、撿樹枝、搬石頭、撿垃圾還兼打人。他很兇,當他看見我們割草的方法不對時就會大聲地說:「不要你這樣子割,割草要這樣子割」。他洗澡的肥皂是用學生用剩的薄片壓成一球而來,他的洗髮精是用學生用剩的空瓶集中收集而成的彩色液體。

石修士喜歡集郵(我們會跟他買各國的郵票,但是他後來全部義賣了捐助海地)、製作石膏像、酷愛各項運動,他把加拿大的梨球(有一個以繩子掛在柱子上的球,比賽時雙方嘗試將球打往順時針或逆時針,先把球完整繞在柱子上的是勝利方)帶進學校。他畢生捐血 152 次,直到他 80 歲時捐血中心告訴他年紀太大不能再捐了,他還因此發了一頓脾氣。他在台灣服務 47 年之後於 81 歲時回到陌生的加拿大故鄉養老,他說:「加拿大雖然是我的出生地,然而台灣才是我真正的家」。

當時我們這一些外地的學生一律都要住校,每一間寢室有五個上下舖,共住十個學生。我們在傍晚時都能抓田嬰(蜻蜓),到了晚上都能抓火金姑(螢火蟲),而在睡覺時則能聽見青蛙的叫聲。另外在傍晚或是放假的日子時我們這一些住校生都會看見雷修士(綽號是「雷公」)在操場上陪著大家一起玩模型飛機。

雷修士在當訓導主任時,會讓學生自己選擇是要被記過或是接受木板打屁股,結果大部分的學生都選擇了後者。他也帶口琴社,他在自傳中説有一次他帶口琴社和樂隊的學生去澎湖的馬公市表演,坐船同行的有幾個比男生們大 6-7 歲的師範學校女生,他發現這一些平常聒噪吵鬧的小男生們突然變得很有禮貌了。

我們最怕的是舍監,他的工作是無數個日與夜都和住校生一起度過,每天坐在高高的位置上盯著我們早自習和晚自習。他會在白天檢查內務、兼課,三餐都和住校生一起用,晚餐後在辦公室(寢室)處理大家的繳費、請假、申訴、輔導種種雜務,直到熄燈。當時的舍監長期都是加拿大的范藹夫修士和邵明仁神父。

范修士長得很胖、肚子很大(綽號「肚仔(Door)」),他的臥室門底下開了一個洞,讓貓能夠進出。他管教學生極為嚴格,只要有學生不守規矩或是在晚上熄燈就寢以後還在活動者都會受到處罰(躲在棉被裏面用手電筒偷看禁書者例外,因為舍監看不見),包括用厚木板打屁股,或是星期例假日不准回家而要留校勞動服務。教英文的邵神父對於我們這一些頑皮的小男生也很嚴格,他經常會拿著一本小冊子突然出現在宿舍的門口,然後一語不發地記錄下喧鬧或是不乖的學生床號,而這一些不幸被「點名做記號」的學生也只能無奈地接受在假日時留校做勞動服務了,因此他的綽號是「老奸」。

我在初中一年級時,教英文的是加拿大的黃明豐神父,用的是課本和柯旗化的「新英文法」。在第一次上課之前,我因為在短短 10 分鐘的下課時間裏,跑去福利社買點心吃而錯過了上課的時間,結果黃神父因為我的遲到而讓我在教室外面罰站,因此我只能偷聽他上課的內容,至今我仍記得那一天上課的第一個英文句子是「This is a book」,以及黃神父解釋不定冠詞和「to be」的英文句型,當時我(可能是因為受到處罰而產生的挫折感)覺得很困難而無法了解,一年以後我才慢慢地了解了。

在一排學生宿舍二樓的中間有一間娛樂室,那裏有一個玻璃隔間,存放著教美術課加拿大的博彥文修士精心打造的鐵道模型和電氣火車。博修士的個性有一點孩子氣,經常喜歡和我們這一群住校的大男孩玩在一起。他蓄著滿嘴短短的鬍鬚、長得矮矮的(綽號是「矮仔博(Airport)」),只要我們宿舍裏櫃子的鑰匙掉了就要請他幫忙開,但是他的脾氣並不好,又不會說中文,因此當他無法清楚地表達意思時,經常會氣得雙手發抖。

我們在午休時和晚餐後,經常會聚集在娛樂室裏觀看黑白電視,包括「史艷文」的布袋戲和「大力水手」的卡通。1969 年時台中市的金龍少棒隊參加美國威廉波特的世界少棒錦標賽,當時全民都在瘋棒球,因此我們特別請范修士恩准我們在半夜(已經過了正常的熄燈時間)去娛樂室收看電視轉播,而博修士也童心未泯地陪同我們一起觀看、歡呼、哭泣,結果由台灣隊奪得冠軍。

學校裏最著名的建築是「衛道方舟」,那是由「台灣第一女建築師」修澤蘭女士設計的,造型是老母雞狀的教堂,外面有一個紅色的大門,裏面畫著一個十字架和兩個天使。前面有水底照明設備的噴水池和十字架高塔,旁邊有現代化的青年中心。這一個劃時代的建築和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造型是雙手合十,掌部略張開所形成的三角形)曾經都是台中市的傳奇。可惜的是「衛道方舟」在 1983 年因為都市計畫而把校址遷至北屯區四平路之後就蕩然無存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每一年在聖誕節時,博修士會在娛樂室佈置聖母在馬槽產下耶穌以及東方三博士跟著星星來朝拜的故事模型,並播放聖誕歌曲。到了晚會時,我們住校生會被要求(用處於尷尬的變聲期的嗓音)演唱聖歌,接著就輪到隔壁學校曉明女中可愛的女生們「報佳音」,然後在師生們同樂玩「賓果」遊戲到子夜時大家一起排隊去聖堂「望彌撒」,最後享用美味的宵夜。

「我不記得曾經長大」(電影「屋頂上的提琴手」),可是我記得衛道的味道。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美麗的表姐和動人的故事

日治時代的台灣北部為馬偕開創的淡水醫館,南部為馬雅各所設立的新樓醫館,中部則是來自蘇格蘭的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蘭大衛於 1896 年設立的彰化醫館(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前身)。蘭大衛於 1936 年退休返回英國,將其寓所命名為「福爾摩沙」。

老彰化人有一句順口溜:「南門媽祖宮,西門蘭醫生」。我的父親是一位在彰化縣員林鎮開業的藥師,小時候每當病人有疑難雜症,在員林鎮找遍大小醫院都不能改善時,他都會建議他們去彰基。

當時的院長是蘭大弼醫師(小蘭醫生),他是蘭大衛(老蘭醫生)的兒子,每天都帶著公事包騎著鐵馬(腳踏車)上下班。他把彰基的院徽設計成「正在為門徒洗腳的耶穌」。他在冬天看診前會先將聽診器用手掌保溫後再做聽診,他說:「機器不能有仁慈之心,放射線也不能有同情心」。他的妻子是婦產科醫師高仁愛,她用台語說:「不可用《騙》囝仔的心情來說故事或帶小孩」。

小蘭醫生從小在彰化長大,和台灣小孩一起遊戲、爬樹、抓青蛙、釣魚、摔角、看布袋戲、打著赤腳跟在父親後面在醫院看病人(因為父親希望他跟台灣囝仔一樣)。他的台語非常流利,他說他是「一個在彰化長大的台灣囝仔」、「我先學會說台語,英語是後來才學的」。

他於 1954-1980 年在彰基服務。他退休時婉拒退休金,而回英國時仍然最喜歡台灣食物。精神科的吳澄第醫師回憶他在英國留學時,小蘭醫生帶他去看由英格蘭與蘇格蘭對決的足球賽,身為蘇格蘭人的蘭大弼看到英格蘭射門成功,竟脫口而出用台語說:「靠杯啊!」。他臨終前寫下最懷念的「台灣」兩個字,並說:「要照顧窮人」。

當時我有一位美麗的表姐也在那裏當護士,每次當母親帶我去彰化市玩時,都會順便帶我去彰基找那一位表姐,當時看見穿著護士服的表姐身邊總會跟著一些穿著白袍的帥氣醫生,心裏覺得很羨慕。有一次表姐來我家拜訪時,父親問她如何照顧病人,她說:「首先,不要傷害病人!」。

後來我考上了高雄醫學院,在當見習醫生時,有一次在醫院的牆上看見一幅油畫(「切膚之愛《1928 年蘭大衛割下妻子連瑪玉的皮膚移植到周金耀小弟身上的故事》」)。當時我並不知道其中的意義,後來才輾轉知道那是首任院長杜聰明(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他的銘言是「學醫要先學做人」、「樂學至上,研究第一」)於 1956 年請李石樵繪製的。他說:「高醫學生時常在走廊走過來走過去,不知不覺中受感化,將來一定個個學生都做學德兼備好醫生,來為病人服務」。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的外祖父與杜聰明是念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的前身)時的同班同學。

美麗的表姐和動人的故事總是連在一起的。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只管打坐」

禪宗的宗風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要求人們放棄已有的知識和邏輯,用源自內心的感悟去解決問題。 9 世紀時,洞山良价和他的弟子曹山本寂創立了曹洞宗。

洞山良价幼從師誦「心經」至「無眼耳鼻舌身意」時,忽以手捫面,問︰「我有眼耳鼻舌等,何故經言無﹖」洞山長大以後問雲巖曇晟:「無情說法誰能聽到?」「無情能聽到」洞山再問:「你能聽到嗎?」「若我聽到,我即成法身(整個宇宙),你就聽不到我說法了」洞山還是不了解,雲巖就把手上的拂塵揮了一下,問:「聽到了嗎?」「聽不到」「我說法你都聽不到,那還想聽什麼無情說法」「無情說法出自何典?」「《彌陀經》中有水鳥樹林,悉皆唸佛唸法唸僧」洞山若有所悟說:「也大奇!也大奇!無情說法不思議。若將耳聽終難會,眼處聞聲方可知」。

後來他過溪水時,太陽照下來,溪水裡頭有個影子,他看到影子之後真的開悟了,便說:「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意思是說「水面的影子是我,我不是水面的影子,我們不要離開自性去外面找《開悟》這個東西」。

有一次洞山為雲巖的祭日設齋,有僧問:「他是否有傳授你什麼密意?」「沒有」「那麼你為什為他設齋呢?」「我是尊敬他不為我說破」「那麼你是否全部都肯定先師呢?」「半肯、半不肯」「為什麼不全部肯定呢?」「這樣就辜負先師了」。

曹山本寂在洞山眾多的學生中木訥寡言、處眾如愚,他有一天聽到寺院敲鐘,就「唉喲!唉喲!」喊起來。有僧問他怎麼回事,曹山說鐘聲打著他的心。此僧一時錯愕,無言以對。曹山開悟欲離師門時,師問:「你將向甚麼地方去?」「不變易的地方去!」「不變易的地方豈可去得?」「就是去也不變易呀!」。僧問曹山:「學人通身是病,請禪師醫治」「不醫!」「為什麼?」「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僧言下大悟。

宋朝(13 世紀)時,日本的道元禪師渡海來到中國,遇見一位平時負責燒飯煮菜的老和尚長途跋涉來到港口買香菇,便問他:「老師父您年紀這麼大了,為什麼不坐禪辦道,竟要做這些雜事呢?」「你這位日本的學僧,可能還不了解什麼是辦道的文字和意思吧?」道元問:「如何是文字?」「一、二、三、四、五」又問﹕「如何是辦道?」「遍界不曾藏(何事不是辦道?做好理會齋粥等日常雜事就是辦道)」。

有一次道元看見有位老和尚在庭院裏滿頭大汗地曬著菜乾,便問:「這種事可以吩咐年輕人來做,您何必這麼辛苦呢?」「因為別人不是我!」又有一次在坐禪時,他聽見如淨師父責罵一位打瞌睡的學生:「真正的坐禪要坐到身心脫落!」道元大悟向如淨頂禮拜謝說:「身心脫落,山河大地俱不存在」,如淨知道他已經打破(被無明覆蓋佛性的)漆筒了,大悅說:「徹悟之後仍須用功修行!」接著便為道元印證,並叮囑他:「莫住城邑聚落,莫近國王大臣」。

道元後來「空手還鄉」回到日本的福井縣興建永平寺,創立了曹洞宗。有一次人們問他從中國學了什麼回來,他說:「無一毫佛法,只學到了眼橫鼻直」、「春開見花,子規鳴夏,月當秋夜,隆冬茫茫雪送寒」,眾人都嚇了一跳。

他提倡「只管打坐」的修行法門,其精神是不為任何目的打坐,甚至也不是為了徹悟:直心(「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道骨(骨氣、原則)、無常(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緣起性空),其方法是「動時莫於境上起念,靜時莫於念上起念」「兀兀坐定,思量箇『不思量底』,不思量底如何思量?非思量!此乃坐禪之要術也。若得此意,如龍得水,似虎靠山」。

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禪與蘋果

蘋果的賈伯斯經常穿著牛仔褲配「三宅一生」的黑色高領套頭衫,他以設計師和禪者初心的眼光看待萬物。他在介紹 iPad 時說:「單有技術是不夠的,這是技術和藝術的聯姻,和人文關懷的結合,是我們的心在歌唱」。

在「星際迷航」中,瓦肯人、貝久人等種族會使用冥想術。冥想是將注意力集中一處不動,冥想的方法有:意念、呼吸、身上脈輪、咒語、身前的燭火、曼陀羅圖案、上師或神明圖案、枯山水等,冥想能讓人放鬆、平靜、減輕壓力和疼痛。

賈伯斯也用禪修、冥想、正念、打坐、內觀來拍板決定產品,因此蘋果產品的特色是簡約與功能性兼備。從不信任通過市場調查或集體討論,他更多地依賴他個人的直覺。他的辦公室有兩百多平方米,裏面幾乎什麼都沒有。

賈伯斯出生後不久就被親生父母拋棄給他人收做養子,這件事讓他深感憤怒,亟欲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他做事執著、躁動、脾氣古怪、感情不美滿,各方面人格充滿問題的人,被許多人稱作「混蛋」。他赤足行走在大學校園裏、拒絕淋浴。他在 19 歲時從大學退學,學嬉皮光著腳、穿著破爛衣服、背著背包到印度四處流浪、閱讀並談論哲學(例如:「活在當下」和 1959 年時把曹洞宗傳到美國的日本禪師鈴木俊隆的「禪者的初心」)。

他說:「對我而言,那是神聖的追尋。我已經了解開悟是怎麼一回事。我想知道我是誰,我如何在這天地間立足」、「我開始注意到比知覺及意識更高的層次:直覺和頓悟」、「生命的目標就是追求啟蒙。無論你如何定義,這都是過於私人的領域,我不想跟你談這些」、「直覺是非常強大的力量,要比理性來得有力」「有時候人們會擔心自己將會失去某些東西。避開這個念頭的最好辦法是,記住自己將要死去。你已經了無牽掛,沒有理由不去追隨自己的心」、「微軟只有一個問題,就是沒品味」。

他向史丹福大學的畢業生說:「你們的時間很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還有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氣去聽從你直覺和心靈的指示——它們在某種程度上知道你想要成為什麼樣子,所有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日本曹洞宗禪師乙川弘文是賈伯斯的精神導師,他精通箭道和書法,他回憶說:「23 年前,我住在加州。……凌晨時分,我聽見有人敲門,打開一看,一個長頭髮、穿著破洞牛仔褲的赤腳男子站在門外。這個人只有 18 歲,他說想見見我」他們在洛斯阿爾托斯市中心散步,只有一家酒吧還開著,於是他們在店裡的角落坐著。「我覺得自己得到了開悟,但我不知道該如何去做」禪師說:「那實在太棒了!但我需要證據」。一週以後,賈伯斯帶來了蘋果電腦的晶片,而且希望禪師讓他成為僧侶,但是禪師仍然堅持要從賈伯斯身上看到證據,他說:「禪是自我內心的修行,生活在僧院與生活在企業並沒有多少差別」、「變與不變,其實只在於你是不是真的心動」,反而鼓勵他回去做生命中最執著的事。

有一次乙川詢問是什麼包圍著他們,賈伯斯回答:「牆」。乙川卻說是「空間」,正如「誤」一字的書法,是空間容許了那些線條存在才有這個字。又有一次乙川問賈伯斯:「那棵樹有沒有佛性?」「那群鳥呢?」「廣告牌呢?」「前面的那些建築呢?」賈伯斯回答了以後,禪師說:「你把所有的東西都分了類。天才與傻瓜、好與壞。如果你見到任何事物都要做評判,就不會理解設計與空的意義」。

一個僧人問百丈懷海:「世間最奇特的事是什麼?」百丈禪師說:「獨坐大雄峰!」。「坐禪不是為了坐禪以外的目的而坐。⋯⋯雖然它能讓你獲得某些奇妙的力量,但那只不過是讓你成為自己,沒啥特別的」(鈴木俊隆)。

獨坐大雄峰的賈伯斯真的成為了自己、改變了世界,雖然你不會願意跟他交朋友。

2017年12月10日 星期日

勇士的秘密

人生有苦有樂,可惜的是樂往往是短暫的,就像「霧來了,踮著貓的細步。他弓起腰蹲著,靜靜地俯視海港和城市,又再往前走」(趙毅衡譯的美國詩人卡爾.桑德堡的詩「霧」),留下的只是痛苦。

雖然「病人(patient)」就是「忍耐(patient)」的意思,但是沒有一個人(包括勇氣十足的「勇士」)能忍受劇烈或慢性的疼痛,例如:美國金州勇士隊總教練史蒂夫·科爾有椎間盤突出症造成的坐骨神經痛,他大部分的時間都在與劇烈的疼痛搏鬥,但是他激勵了他所執教的籃球隊拿下了兩次的總冠軍。

1960 年時美國電視第一次轉播了尼克森和約翰. 甘迺迪之間的總統選舉辯論,當時尼克森的民調贏過甘迺迪,但是尼克森數週前因為膝蓋受傷感染住院,當天又有感冒發燒而顯得消瘦無精神,甘迺迪則看起來像是一個健康的陽光男孩:精神奕奕、體格壯碩、古銅色的皮膚。

從收音機聆聽這一場辯論的聽眾認為他們兩位是平手的,但是看電視轉播的觀眾卻ㄧ面倒地認為是甘迺迪的勝利,後來甘迺迪變成了美國第 35 任總統,他說:「今天我們站在《新疆界》的邊緣:未知的機會和危險、未完成的希望和威脅、未探索過的科技和太空、未解決的和平與戰爭問題、未征服的無知與偏見、未解決的貧富差距」、「我們決定登月,並且做其他的事,不是因為它們簡單,而是因為它們困難」。

他的演說激勵人心、充滿著勇氣和希望,但是後來歷史學家發現甘迺迪幾乎一生都在與疼痛搏鬥:他有慢性腹瀉、嚴重的背痛、腎上腺功能不全、甲狀腺機能低下,亦即他患有遺傳性第二型自體免疫多腺體症候群(腎上腺功能不全、甲狀腺疾病、大腸激躁症、貧血、白血球低下、骨質疏鬆、骨痛)。他的精神奕奕和體格壯碩是吃類固醇造成的,他看起來古銅色的皮膚是愛迪生氏病(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全)造成的皮膚色素沈著。他要靠大量的藥物來控制病情,有時候他會在半夜因爲劇烈的腹痛而醒來,並且因為脊椎骨折造成他甚至無法自己彎腰穿鞋襪。

女神卡卡經常因為全身疼痛而取消演出,她承認她有纖維肌痛症。這種病人有全身慢性疼痛、疲倦、失眠、記憶力減退、大腸激躁症等,但是所有的檢驗和檢查都是正常的,因此經常會被誤認為是詐病或是歇斯底里,它一直到 1987 年才被承認是一個疾病。它可能有或無誘發因素(例如:精神或是身體受傷),盛行率 4%,其中的 80% 是女性,大部分在中年時發病。纖維肌痛症跟筋筋膜疼痛症很像,但是筋筋膜疼痛症的病人(大部分是女性)的慢性疼痛是局部性的,而且有明顯的觸發點(在肌肉緊繃帶中小而硬的結節),按壓這些結節時不只造成該部位疼痛,還會出現轉移痛,例如:壓肩膀中的結節會頭痛,或是碰到下背部的激痛點會腰痛。

伊莉莎白·泰勒獲得了兩屆的奧斯卡影后,她在成名以後投身公益,為了對抗愛滋病而投注許多精神。她有脊柱側彎症,她在 10 歲時從馬背上摔下來,從此以後她就有慢性的下背疼痛了,她無時無刻都在面對著劇烈的疼痛,但是她說:「我是一個倖存者,我是一個人們在歷經無以復加的磨難以後還能生存的最佳例證」。

面對死亡也需要勇氣,因為大多數人都認為死亡是絕望和悲傷的,因而對它抱著深沈的恐懼:「體驗死亡工作坊」創辦人紀慈恩描述:「我在我最要好的朋友去世以後得了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這段路實在是太難了,它無情地幾乎摧毀了我,因此我想要看清楚死亡的真面目,便走進了臨終關懷這一條路。有一次一個四歲的病童問我:《死,會痛嗎?》我說:《我不知道,但你可以想像一下!》,我確實不知道。可是,是不是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我們已經給它貼上了標籤,那個標籤多數來源於聽說?她說:《我覺得我死後一定會非常幸福,你看,就像我們買漢堡包一樣,我們要先付錢,阿姨才能給我們漢堡包。所以,我現在每天躺在病床上一定是在“付賬”,所以,我死後一定會非常幸福,你說是不是?》她去世的那天,笑著和我們揮揮手說再見然後靜靜地閉上眼睛」。

雖然「痛苦就是這麼ㄧ回事,它要求被你感覺到」(「「生命中的美好缺憾」),但是勇士的秘密是「用微笑、忍耐來面對疼痛」(伊莉莎白·泰勒)。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忘記、原諒、財富、永遠

Forget (忘記)= for get=為了得到
忘記痛苦是為了得到解脫(歌劇「貓」的歌「回憶」:「午夜時分,人行道上寂靜無聲,月兒她失去記憶了嗎?」)

Forgive (原諒)= for give=為了給予
原諒別人或原諒自己是為了給予機會

Fortune (財富)= for tune = 為了音樂
懂音樂的人心靈是富有的,但是「不懂音樂的人生,是一個錯誤」(尼采)

Forever (永遠)= for ever=為了曾經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藍瘦香菇!

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莫忘初衷

當我們年輕時,
擁有純潔與夢想,
我們懂得付出與原諒(forgive=for give);
當我們成長時,
擁有善良與正義,
卻忘記了純潔與夢想;
忘記純潔與夢想是為了獲得(forget=for get)善良與正義,
這就是成長痛;
純潔與夢想是我們的初心,
保持初心的方法是「保持饑餓,保持愚笨」(蘋果賈伯斯):
饑餓得像在田裏忙著吃蟲的黑冠麻鷺,
愚笨得像在台大校園裏慢走的大笨鳥。

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占星術與德州神槍手

許多人都相信西洋的占星術,認為她能預測自己的運勢。

依據出生日期決定的占星術黃道十二宮是白羊座(守護星是火星)、金牛座(守護星是金星)、雙子座(守護星是水星)、巨蟹座(守護星是月亮)、獅子座(守護星是太陽) 、處女座(守護星是水星)、天秤座 (守護星是金星)、天蠍座(守護星是火星及冥王星)、人馬座(守護星是木星)、摩羯座(守護星是 土星)、水瓶座(守護星是土星與天王星)、雙魚座(守護星是木星及海王星)。

1988 年發表的 ISIS-2 (Second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farct Survival) 臨床試驗顯示在病人發生疑似急性心肌梗塞之後,併用阿斯匹靈及 streptokinase 可以明顯降低再梗塞、中風及死亡的危險,但是許多人都對阿斯匹靈是否只有在某些病人(例如:年紀、性別、種族等)有效很感興趣,於是他們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分析,亦即他們把 17187 人依據占星術的星座分成 12 個次群,結果發現阿斯匹靈對天秤座、雙子座的人是無效的,但是阿斯匹靈卻能神奇地降低摩羯座的人的再梗塞、中風及死亡的危險至ㄧ半以下。

由此可見事後分析中的次群分析是不可靠的,因為事後分析就像是「德州神槍手謬誤」一樣:有個德州人朝著自己的穀倉射了許多子彈,在彈孔最密集的地方畫一個圈,然後自稱是神槍手。

你願意把命運交給占星術與德州神槍手嗎?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三美」與「三多」

希臘神話中的糾紛女神厄里斯因為沒有被邀請參加英雄佩琉斯與海中女神忒提斯的婚宴,憤而丟下一顆上面寫著「給天下最美的女人」的金蘋果,雅典娜(智慧女神和戰爭女神)、維納斯(愛神)、希拉(天后)三位美麗的女神便請俊美的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從三位之中選擇「天下最美的女人」。三位女神分別以戰功、海倫(希臘的美女)、王位等誘惑,結果帕里斯選擇了海倫,,後來引起了特洛伊戰爭。

另外還有一個「三美」的名人:現代護理的創始者南丁格爾 (Florence Nightingale) ,因為她的名字美(姓「夜鶯」名「花」)、她的心美(她救了許多英國士兵,她首先用統計的扇形圖發現大部分受傷的士兵不是死於嚴重的傷,而是死於不良環境造成的感染)、她的人美(克里米亞戰爭中的英國士兵暱稱她為「提著燈籠的女士」)。她說:「有一天這個世界會知道,女人的愛心比男人的野心,可以征服更多的地方」、「護理是一門藝術,她需要像一位畫家或雕塑家一樣的付出:畫家或雕塑家要面對死的畫布和大理石,而護士面對的是活的人體《聖靈的廟宇》,因此我認為護理是最美麗的純藝術」(南丁格爾)。

「斯斯有兩種」,糖尿病也有兩種:第一型和第二型。第二型糖尿病(佔 97%,因為胰島素阻抗性或缺乏)病人大部分都沒有症狀,只有嚴重高血糖和第一型糖尿病(只佔 3%,因為胰島素缺乏)病人有體重減輕和「三多」的症狀:多吃、多喝、多尿,亦即大部分的糖尿病病人沒有「住在高雄市的三多路」。

糖尿病病人剛知道自己得病時,大多會期待此病能痊癒,但是「胰島素並不能治癒糖尿病,它只能治療」(發現胰島素而獲得 1923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班亭),而且「大部分的醫學並不能治癒疾病,只能移除疾病恢復的障礙物,護理也是一樣,只能讓病人處在一個最好的環境,然後讓大自然來治癒他的疾病」(南丁格爾)。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聖經):「三多」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三美」的眷顧。

2017年11月23日 星期四

月亮、水牛、生命

我在當見習醫師時,有一次遇見一位月亮臉、水牛肩、「虎背熊腰」、中廣型肥胖的年輕女病人,原來她是因為腎病症候群正在吃類固醇,但是半年後當我再度遇見她時,她竟然已經變成一位我幾乎不認得的窈窕淑女了,原來她的腎病症候群已經緩解而停用類固醇了。

月亮臉、水牛肩、中廣型肥胖是「庫興氏症候群」的症狀。美國醫師哈維·威廉斯. 庫興(神經外科學之父)於 1932 年發表了一個腦下垂體前葉腺瘤分泌 ACTH 過量而導致糖皮質類固醇過多的病人,此後人們便把糖皮質類固醇過多症稱為「庫興氏症候群」。

電影「魔幻月光」描述一位極度相信科學、理性與邏輯的英國魔術師史坦利,他被同儕魔術師霍華德邀請到法國去,想要揭穿一個美麗的靈媒女孩蘇菲,沒想到他竟失敗了,他不禁懷疑難道真有上帝、來世與魔法?難道人生並非毫無意義、在死亡時完全終止?後來他發現原來自己被霍華德和蘇菲設局騙了,而他也不自覺地愛上了蘇菲。

電影「賽德克.巴萊」的名字是「真正的人」的意思,賽德克族人們發現水牛比黃牛更有力量、更適宜耕田,因此稱水牛為「真正的牛」。印度人認為黃牛是神聖的,因此他們不強迫牛隻勞動,也不吃牛肉;但是印度人會用水牛來拉車、耕田,穆斯林還吃水牛肉。相對的在台灣雖然農人們也會用水牛來拉車、耕田,但是當水牛在年老體衰、無法工作後,並不會因此就遭宰殺。

類固醇又被稱為「美國仙丹」,因為它能治療氣喘、治療自體免疫疾病(例如:腎絲球腎炎的蛋白尿)、抗發炎、消腫、止痛、抗過敏,並會讓人產生欣快感,因此它是一個極易被濫用的藥物,甚至連不明來歷的中草藥或民俗偏方也會違法添加。但是它卻有很多副作用:高血壓、高血糖、皮膚變薄、紫斑、痤瘡、消化道潰瘍、免疫抑制及感染、骨質疏鬆、肌肉萎縮、精神病、白內障、青光眼等。以後當醫生使用類固醇治療病人時,應該要記得庫興的話:「一個醫生不只要考慮生病的器官,更要考慮整個病人,甚至病人所處的環境」。

月亮臉和水牛肩雖然會帶來短暫的不美觀,卻帶來了長久的生命:「生命是螢火蟲夜裏的螢光、是冬天裏水牛呼吸的氣息、是夕陽西下時草叢裏的陰影」(加拿大印地安人酋長克勞福特)。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蝦是海裏最好的東西」

許多人喜歡看齊白石的蝦畫,其水墨畫中的蝦靈動活潑、栩栩如生,但是煮熟的蝦子身體卻是彎曲的。

有一次我去當內科專科醫師口試的考官,有一名考生報告一個歐巴桑因為半天的嚴重上腹痛及嘔吐而住院,她的腹痛在餐後加劇,血液的澱粉酶和脂酶上升,腹部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攝影發現有膽結石和急性胰臟炎,有一名考官問那位考生說:「病人是用什麼姿勢讓你檢查的?」「平躺!」考生說「你根本沒有真的看這一名病人!」考官說,因為絕大部分急性胰臟炎的病人由於嚴重上腹痛都會採取類似「蝦米」的「膝-胸姿勢」。

「蝦是海裏最好的東西,你可以烤牠、煮牠、烘牠、炒牠,把牠做成串燒蝦、鮮蝦羹、鐵板蝦、油炸蝦、脆皮蝦,還有菠蘿蝦、檸檬蝦、椰子蝦、胡椒蝦、鮮蝦湯、油燜蝦、蝦肉色拉、土豆蝦、蝦肉漢堡包、蝦肉三明治」(「阿甘正傳」)。

蝦米姿勢是醫學裏最戲劇化的東西,你一定不能忘記它。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達達的馬蹄」

電影「翠提春曉」中有一幕是約翰.史特勞斯和美麗的歌星女友坐在馬車上穿過樹影斑駁的森林,聽著牧笛和規律的馬蹄聲而構思了著名的圓舞曲「維也納森林的故事」。

當馬兒慢跑時是輕鬆的:「當我騎她時,我像一隻老鷹在翱翔,她像是在空中小跑步,當她的腳踏到地面時,大地似乎在唱歌,她的馬蹄發出類似巴塞管的音樂,比眾神使者赫耳墨斯的牧笛更好聽」(莎士比亞:「亨利五世」),但是當她快奔時卻會令人不愉快:「我真的喜歡暑假的開始,她們似乎總是向前不斷地慢慢伸展;起初她們真的過得很慢,但是後來她們就像馬兒一樣地奔跑起來了」(伊妮德·布萊頓)。

有趣的是當心臟生病時也有奔馬律:我在當住院醫師時,有一次遇見一位呼吸困難的住院病人,這一位歐吉桑有高血壓、端坐呼吸、頸靜脈鼓脹、全身水腫、少尿,聽診有肺部囉音、收縮性心雜音和奔馬律,胸部 X 光有心臟擴大、兩側肋膜積水和肺紋增加,主治醫師說他是收縮性心衰竭,當時的治療方法只有降血壓、利尿劑、毛地黃。

奔馬律(第三、四心音)是出現在第二心音後的舒張期心音,與原有的第一、第二心音組合而成的韻律,酷似馬奔跑時馬蹄觸地時發出的聲音。奔馬律診斷心衰竭的敏感性是 0.68,特異性是 0.73。第三心音正常僅在兒童及年輕人(小於三、四十歲)可聽到,在成人則代表收縮性心衰竭,而第四心音代表的是舒張性心衰竭。正常成人心臟跳動只有兩個心音:第一心音(代表心臟收縮的開始)、第二心音(代表心室舒張期的開始)。

心衰竭的人就像是擁有一顆破碎的心:「猶記得年少輕狂的日子,...沒人告訴過我生命的哀愁,現在你如何修補一顆破碎的心?你要如何讓雨別再下?你要怎樣停止陽光普照?...請幫我補好破碎的心,讓我重活一遍」(比吉斯合唱團:「你如何修補一顆破碎的心?」)。

「好孩子!記住只有勇氣能讓一個人高貴,不要害怕機會,而要尋求冒險。我的好孩子!我所能給你的只有十五金幣、我的一匹馬以及我的忠告,善用這一些禮物吧!」(「三劍客」)。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鄭愁予):奔馬律是心臟「美麗的錯誤」,而只有勇氣能修補一顆破碎的心。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一

「我不是個壞小孩」

每一個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是個「乖小孩」,亦即「聽老師的話、聽教科書的話」,但是有時侯「壞小孩」不一定是壞的:「我不是你們說的那種那種壞小孩,... 我現在的想法已經超出超出你們的時代,... 我有我的理由,希望你們能夠明白」(小蟲:「我不是個壞小孩」)。

有一名 70 歲住院的的歐吉桑有腎病症候群(腎臟大小正常)、失智症、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症、週邊動脈硬化、慢性腎臟病第 3b 期合併急性惡化,住院醫生問我說是否要做腎臟切片,我說不需要,他說:「但是教科書說應該要做呢?」我說:「如果是考試,你答對了,如果是臨床,你答錯了。教科書寫的是《一般人》(亦即年輕人或中年人、無其他重大疾病、腎功能大致正常),本病人做腎臟切片的好處是可能做出診斷並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治療,但是代價是腎臟受傷出血(因為病人的低配合度)、心衰竭、感染、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風險。本病人後來接受了幾次的血液透析之後,腎功能及整體病情就恢復而出院了。

美國醫學教育家威廉·奥斯勒說:「不用書學習醫學的人就像不用航海圖去航海,不用病人學習醫學的人則根本沒有出海」。我們應該要帶著航海圖去航海,但是當航海圖錯誤的時候,船長依據經驗與邏輯所做的臨場判斷卻會決定整個船隊的命運,這就是船長的判斷。

船長是個壞小孩嗎?「壞小孩」是壞的嗎?

2017年11月18日 星期六

邏輯回歸的假設

模型設定正確(無缺失變項、無多餘變項)
獨立性
線性

無多元共變性
無異常值
每一個獨立變項需要有 10 個資料

(不需要:常態分佈、均齊變異性)

模型:解釋 vs. 預測

研究的性質:假設驅動性 vs. 探索驅動性
有理論  vs. 無理論
研究的目的:「我們能做什麼事? 」 vs. 「會發生什麼事?」
統計 vs. 資料科學、機器學習、人工智慧

回溯性(過去與現在 )vs. 前瞻性(未來)
因果關係  vs. 關係
無偏差 vs. 低誤差(有時候我們必須要犧牲偏差來換取低變異性與低誤差。誤差 = 偏差 + 變異性)
實驗性資料(例如:臨床試驗)  vs. 觀察性資料(例如:病例-對照研究、世代研究、二次分析、資料庫研究)
小樣本  vs. 大樣本

模型的選擇: 理論 vs. 預測力
模型的評估: 信度(與模型假設的適合度《殘差常態分佈、線性、殘差均齊變異性、獨立性》、模型設定正確《無缺失變項、無多餘變項》、無多元共變性、無異常值、自變數無測量誤差、固定的自變數)與效度(與理論的適合度)  vs. 模型對未見過資料的預測力
變數少  vs. 變數多
變數的選擇:理論 vs. 演算法
變數的評估:信賴區間及 p 值 vs. 預測力

「為什麼一隻公兔和一隻母兔放在一起會生下小兔子?」 vs.「如果我們把一隻公兔和一隻母兔放在一起,那麼不久之後就會有一群小兔子」

能解釋的因子不一定能預測,能預測的因子不一定能解釋。

神的話語

邏輯(logic)是思考的基礎,Logos 是希臘語中語言的意思,在聖經中 logos 則是道、神的話語或神(聖經創世紀:「太初有道(logos),道就是神」)的意思,因此神就是邏輯。

經典邏輯有四個基本定律:「同一律」說「事物跟其自身相等同,《自己》不能《不是自己》」。「排中律」說「對於任何命題 p, p 或非 p為真」。「矛盾律」說「你不能同時聲稱某事物在同一方面既是又不「充足理由律」説「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

任何思考都要有「一致性」(沒有違反「矛盾律」),因為矛盾的前提可以得出任何推論。例如:前提是「有飛天豬是真的,無飛天豬也是真的」,那麼「有獨角獸」是真的,因為:「有飛天豬是真的」導出「有飛天豬或有獨角獸」是真的,「無飛天豬也是真的」則導出「有獨角獸」是真的。「無獨角獸」也是真的,因為:「有飛天豬是真的」導出「有飛天豬或無獨角獸」是真的,「無飛天豬也是真的」則導出「無獨角獸」是真。

「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聖經):我們應該要用邏輯(神的話語)思考。

聰明的魚

我們認為光是(無大小和形狀,並且充滿整個空間形成的)「場」、生滅不已、速度大約等於光速、有能量、只有一種、無質量;物質則是(有大小和形狀,並且佔據固定區域空間的)粒子、永久不滅的、速度遠小於光速、有慣性、有許多種(元素有 120 種)、有質量;空間則是讓物質和光活動的固定、被動的舞台。

牛頓認為光是一種波,而波大多需要傳播介質(例如:聲波需要空氣傳播,水波需要水傳播),因此他認為光藉由「乙太」傳播。詹姆斯·克拉克·馬克士威發現電場和磁場以波的形式以光速在空間中傳播,而且光是ㄧ種電磁波。但是愛因斯坦發現「光電效應」,並認為光是一種粒子(沒有質量的「光量子」),而且光子並不需要藉由「乙太」傳播。量子力學發現光既是波也是粒子(「波粒二相性」),而形成物質的基本粒子(電子、夸克)就像光一樣也具有「波粒二相性」(「光是物質,物質是光」)。

原子是由原子核(有質子和中子)和電子(一種「輕子」)形成的:質子有二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中子有一個上夸克和二個下夸克,「強核力」(由膠子攜帶)把夸克結合成強子(例如:質子和中子),也把質子和中子質子和中子原子核。整個宇宙只有四種力:「強核力」、「弱核力」、「電磁力」、「重力」(沒有其他的神秘力量)。

理論上沒有質量的基本粒子(「點粒子」)也能以光速運動,但是偏偏基本粒子有質量而且並非以光速運動。質量並非物質本身的固有性質,而是量子場的行為:質量的 1% 來自於基本粒子與「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互動,就像是在經過糖蜜時速度會變慢一樣,99% 來自於膠子(一種玻色子的能量(愛因斯坦:「物質的慣性是由能量形成的」,m = E/c^2)。

「量子場論」認為宇宙是由「物質場」(其量子是夸克和輕子)和「力場」(其量子是坡色子)形成的,這一些基本粒子在基態時都具有非零的「零點能量」(來自於「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量子漲落),因此空間也是物質,亦即真空具有一顆粒子所擁有的全部性質,例如:被抽掉所有粒子和能量而空無一物的真空具有瞬間生滅的「虛擬粒子」和「零點能量」(能轉變成質量)、能膨脹(宇宙一直在快速地膨脹中),也能被巨大質量的物質(例如:星球)彎曲(重力的來源)。

濟慈說:「美麗的事物是永恆的喜悅,她的可愛逐日增加、永不消失於虛無,她為我們留下了一個幽靜的涼亭和一個甜蜜的夢,也為我們留下了健康和安靜的呼吸」。他雖然把科學比喻成拉彌亞(古希臘神話中一個半人半蛇的美女,以獵殺小孩聞名,被拉彌亞吞下的兒童再也無法復生):「君不見世間所有的魅力在冰冷科學的碰觸之下儘皆飛去?曾經,天上有一道令人驚奇的彩虹,如今我們知道她的緯線和質地,她被放在無趣的類別上。科學會剪去天使的雙翼,也會以法則和線條征服所有的神秘,...解構一道彩虹」。但是理查·道金斯說:「科學讓我們對現實感到驚奇,而這一種美感是能與最好的詩歌和音樂等量齊觀的,它讓生命活得更有價值,也讓我們知道生命的有限性」(「解構彩虹:科學、妄想、對驚奇的求知慾」)。

物質的基本粒子並沒有任何形狀,也無法用任何一個物品去比擬。禪宗六祖惠能問南嶽懷讓:「從何處來?」「從嵩山老安和尚那兒來」「什麼物?怎麼來?」懷讓不知如何回答,經過八年悟道之後對六祖說:「我想通了!」六祖問:「怎麼樣?」懷讓答:「說似一物即不中!」。

我們所存在的空間也不是一個無趣、空無ㄧ物的地方,而是一個充滿了類似「乙太」的「熱湯」(量子場),難怪愛因斯坦說:「現實只是ㄧ個持久的幻覺」。「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上好!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游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美國作家大衛·福斯特·華萊士)。

「我們就是那ㄧ條聰明的魚」(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物理學家弗朗克·韋爾切克:「生命之輕:物質、乙太、力的統一」)。

濃縮咖啡

有ㄧ次我去意大利旅行喝到了義式咖啡(Espresso,濃縮咖啡),覺得根本就不像是咖啡。又有一次,有一位意大利的女學生來醫院見習,我們用美式咖啡請她喝,她說那根本不是咖啡,因為她認為只有 Espresso 才是真正的咖啡。

尿液中最多的成分是水,但是尿液卻是一個朝氣十足、別具特色的地方,就像「等一個人咖啡」說:「能夠被阿拓當成白開水的人個個都朝氣十足、別具特色」,因為尿液有許多溶質,其中最多的溶質是尿素,其次是鹽,就像咖啡也有許多溶質一樣:拿鐵是「牛奶」的意思,卡布奇諾是「天主教聖方濟會修士的道袍」的意思,瑪奇朵是「有污漬斑點」的意思,Espresso 是 「壓出來」的意思。

尿素是無色(尿的淡黃色是源自於尿色素)、無味(尿騷味是源自於細菌把尿素分解成尿銨)、無毒(它是尿毒素的指標,但是並非尿毒素本身)的。

尿素(蛋白質的代謝產物)與鹽共同造成尿液濃縮。尿素是在腎小管經由濃度差被動吸收或分泌,但是亨利氏環下行支與內髓質集尿小管有尿素運送器可以促進此過程。

近端腎小管:吸收 50%,管腔剩下 50%,但是水吸收更多,因此尿素濃度增加。

亨利氏環下行支與細上行支:分泌 50%(因為髓質的尿素濃度高),管腔剩下 100%。

亨利氏環粗上行支、遠端腎小管、皮質集尿小管、外髓質集尿小管:吸收 30%,管腔剩下 70%。

內髓質集尿小管:吸收 20%(低血量時 ADH 促進吸收),管腔(尿液)剩下 50%。

尿素再循環:第一是內髓質集尿小管吸收尿素至髓質,再分泌到亨利氏環下行支與細上行支,第二是皮質的亨利氏環粗上行支吸收尿素並擴散到近端腎小管。此過程增加了髓質中尿素的濃度(尿素佔了髓質張力的 40%)。

咖啡的哲學是「所謂人生,不過是一杯咖啡所縈繞的溫暖」(村上春樹)、「如果我是女人,我會將咖啡塗在身上,而非香水」(約翰·馮·杜魯特)、「咖啡如魔鬼般漆黑,如地獄般炙熱,但又如天使般純潔,如愛般甜蜜」(法國主教塔里蘭)、「如果有人說咖啡做好了但其實還沒做好,我將心急如焚」(「麥田捕手」)、「如果早晨不喝咖啡,我將心力枯竭,像是一塊乾癟的烤羊肉」(巴哈)。

尿液的哲學是「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元稹):沒有Espresso,就沒有濃縮咖啡;沒有尿素,就沒有濃縮的尿。

「笑傲江湖」

血液從腎絲球超過濾之後(血球和大分子的溶質《例如:蛋白質》不能過濾),經過腎小管的吸收和分泌才變成了尿液。每一段腎小管都有自己的特異功能,但是她們仍然必須要分工合作才能達成任務。這就像在「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盈盈、任我行、向問天四人都是一等一的武功高手,但是仍然要合力才能擊敗東方不敗一樣。

近端腎小管:類似顯微鏡的粗調節器,吸收最大部分的腎絲球超過濾液;等張吸收;製造全部的銨;分泌最多的氫(亦即吸收最多的重碳酸),尿液 pH  卻只有下降 1(高量、低梯度的分泌),因為這裏有最大量的尿液緩衝劑(銨、重碳酸、磷酸)。

亨利氏環下行支:吸水不吸鈉,管腔液愈往下愈濃。

亨利氏環細上行支:吸鈉不吸水,管腔液愈往上愈稀釋。

亨利氏環粗上行支:吸鈉不吸水,管腔液愈往上愈稀釋;經由對流作用造成高張的腎髓質;吸收最大部分的鎂。

遠端腎小管:吸鈉不吸水(最末端例外)。

集尿小管:類似顯微鏡的細調節器,吸收最小部分的腎絲球超過濾液,但是卻決定了尿液的質跟量(就像「關公過五關斬六將」中最重要的將領是在第五關一樣); 進入集尿小管的管腔液是稀釋的,若有 ADH 則吸水讓尿液濃縮, 若無 ADH 則不吸水讓尿液稀釋;分泌鉀(尿鉀大部分來自於此,而不是來自於腎絲球超過濾);分泌少量的氫,卻製造最低的尿液 pH (低量、高梯度的分泌)。

Furosemide 利尿劑抑制了亨利氏環粗上行支的吸鈉而抑制了尿液的濃縮和稀釋, thiazides 利尿劑抑制了遠端腎小管的吸鈉而抑制了尿液的稀釋,因此 furosemide 比 thiazides 更不容易造成低血鈉。

凡是要來腎臟科的學生,請先把自己想像成是腎臟的某一部分,然後學習「笑傲江湖」中各個英雄的合作精神吧!

那麼近端腎小管、亨利氏環、遠端腎小管、集尿小管中,誰是令狐沖、盈盈、任我行、向問天呢?

「先知」的期許

鈉的代謝和血量(或細胞外液量)的調節有關,當身體總鈉量增加時,一定會有高血量與水腫;當身體總鈉量降低時,一定會有低血量。單純鈉的代謝異常並不會造成低血鈉,只有當它合併有水的代謝異常時才會有低血鈉。

水的代謝則和滲透壓(或血鈉濃度)的調節有關,當身體總鈉量/總水量比率下降時有低血鈉(常見,大部分是因為尿液無法稀釋而增加了《相對或絕對的》身體總水量),當身體總鈉量/總水量比率上升時有高血鈉(少見,因為高血漿滲透壓會刺激口渴)。

鈉和水的代謝就像孿生兄弟姊妹一樣:很像,但是並不一樣。「你們一起出生,你們將永遠在一起,且讓你們緊密的中間有一些空間吧!也讓天堂的風在你們之間飛舞吧!」(紀伯倫「先知」)。

2017年11月3日 星期五

柯文哲語錄

認真是一種習慣。
失敗有偶然的,成功很少有偶然的。
積小勝為大勝,積小敗為大敗。
成功的三個條件:天分、運氣、努力,天分靠父母,運氣靠天,只有努力能靠自己。
對自己要有合理的期望。
一個演講裏面,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張幻燈片的最後一句話。
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打擊,而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卻沒有失去對人世之熱情。
成功的時候是朋友認識你,失敗的時候是你認識朋友。
生命觀:你是誰?
價值觀:你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
哲學觀: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未知死,焉知生?」(李登輝)
人生只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去尋找生命的意義,這就是生命的目的。
人生要有中心思想(宗教信仰或是人生哲學),如此當你遇到挫折時,才能保持初衷。
人生的結局只有兩種:一個插管、一個沒有插管。
人生要像哥倫布一樣,帶著堅定的勇氣航向不可知的世界。
正直誠信: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想要的願望趕快做,不要找一大堆理由:等博士班畢業、等小孩子長大、等升教授,因為可能沒有下一次,就是現在!
全世界很少有像台灣一樣的地方:30分鐘內可以看到山和看到海。
走!去感受台灣最底層的生命!
你做的事定義了你是誰、做你自己就好了、接受你自己。
要像我們的祖先一樣,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人因有夢想而偉大。
意志力能讓你做到不可能的事。
台灣是一個小國,如果失去了決心跟勇氣,我們還剩下什麼?
人生一定會有失敗,跌倒以後,爬起來再繼續跑,雖然很痛還是要跑到終點。

「不懂音樂的人生,是一個錯誤」(尼采)

不懂低血鈉的醫生,是一個錯誤。

不懂關心(care)的醫生,不會照顧(care)病人。
不把病人放在心上的醫生,不會放心。

不會讀書的醫生,不會讀心。

東西越給越少,關心越給越多。

了解(understand)就是「站在下面」:真正了解的人,不會高高在上。

用聽診器聽病人的心音,用心聽病人的心聲。

用手拿聽診器,用腳走萬里路,用心照顧病人。

醫師袍是白色的,問題是彩色的。

醫師哲學家

從表面上看起來,腎臟的功能不過是在製造尿液, 但是從深層看起來,其實腎臟是在製造哲學。
-美國生理學家 Homer W. Smith

當一個腎臟科醫師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照顧腎臟,而是照顧生命。

腎臟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不僅要當一個醫師,更要當一個哲學家。

醫學博士漫畫家:手塚治虫

漫畫是情感、漫畫是對抗、漫畫是怪異、漫畫是感傷、漫畫是破壞、漫畫是傲慢、漫畫是愛、漫畫是媚俗、漫畫是驚奇,漫畫是...

漫畫是「生死、命運、正義、歧視、愛與性、人道主義、逆境」

人的偉大與否,是由其心靈與實力決定,而不是頭銜。

「生命的尊嚴」是我的主題。

人性才是最重要的:給年輕人

我們一定能創作出在文學內涵上不輸給兒童文學作品的兒童漫畫來。

「我的小孩,整天就只知道看漫畫不讀書,成績因而一落千丈。我們做父母的已經沒辦法了,請老師,學校方面拿出些作法,解決這個問題吧!」

小孩子的讀書能力低下並不是漫畫風潮的錯,漫畫的速度感和現代感是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品所沒有的。現在的兒童文學作品,以溫吞的手法來描寫一些日常生活的事。對小孩子而言,這些千篇一律熟極而流的東西已經感到厭煩了不是嗎?比起這個來,簡明易懂,又充滿速度感,緊密配合孩子們的感性的漫畫才能抓住孩子們的心。這才是漫畫能廣受兒童歡迎,在雜誌上佔大量篇幅的真正原因。如果兒童文學沒辦法發展出對抗這些的魅力,我認為漫畫熱還會一直持續下去的。
另外還有一點,我認為現在的兒童文學並沒有所謂夢想這樣的東西,因此小孩子都到漫畫中去尋找他們的夢想了。我的漫畫,漫無節制也好,胡說八道也好,低俗不雅也好。但是,我給了孩子們夢想。
現在的小孩,正是缺乏伸展悠然的幻想,寬廣無限的夢想。我就是為了這個理由,才不斷地畫著漫畫。

歌德

知道是不夠的,我們必需運用;希望是不夠的,我們必需行動。

愛不是支配,愛是培育。

有福的是那些喜歡必須要做的事的人,而不是那些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

生命最重要的是生命本身,而不是生命的結果。

擁有藝術和科學的人就擁有了宗教;兩者皆無的人就需要宗教。

一個尋找美麗的人,有時侯必須要獨自行動。

快樂和悲傷讓我們認識自己和自己的命運。

社會能教導我們,只有孤獨能啟發我們。

年紀只是顯示我們的身體裏還剩下多少小孩子的成分罷了。

只有出自內心的話能贏得別人的心。

如果神不希望我現在的樣子,那麼祂就會把我造成另外的樣子。

建築是已經凝固的音樂。

當我們確定時,我們知道的很少;當我們知道很多時,我們是懷疑的。

我們每一天都應該要至少聽一首短歌、唸一首好詩、看一幅精美的圖、說一些有意義的話。

我們要問小孩子和小鳥才能知道櫻桃和草莓的味道。

老父老母

沒有ㄧ個人認為自己的父母親是老人,但是為人子女者卻經常忘記當他們自己忙著長大和工作時,他們的父母親正在偷偷的老去。

「大稻埕」

今天看電影「大稻埕」時,我流下了男兒淚,請問我是什麼時候流淚的?

* 朱教授說:「沒有歷史哪有你?」
* 蔣渭水(醫師,「臺灣新文化運動之父」)說:「我可以一個一個救,但是救不了所有的人,救得了永樂町,救不了全台灣。台灣要自治,不然會被當傻子。到底甚麼時候台灣人才要覺醒!」
* 蔣渭水跟日治時代的台灣總督後藤新平(醫師,提出了「治台三策」:第一,臺灣人貪財愛錢,可用利益誘惑;其次,臺灣人貪生怕死,得用高壓手段威脅;第三,臺灣人非常愛面子,可用虛名攏絡)爭執說:「太子來台應讓其見到台灣的原貌、真實的面孔,而非刻意懸掛日本國旗、淨空的街道和刻意的歡迎人群」
* 蔣渭水唸著「臨床講義」:「患者台灣罹患了知識的營養不良症」
* 蔣渭水在他開設的大安醫院前振臂高呼:「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 阿蕊在磚頭上寫下了「青春是盛開的美麗花蕊」
* 有西(陳祐熙)說:「雖然生活的一切都變得很簡單,但也簡單到讓人忘記夢想、忘記青春」
* 蔣渭水與台灣文化協會的人向訪台的日本皇太子裕仁請願(「治警事件」)
* 背景音樂中「雨夜花」的歌
* 片尾中眾人高呼:「你是哪裡人?」「台灣人!」「你是哪裡人?」「大稻埕!」
* 陳祐熙返回現代後,一直說著台語,於是被同學們問:「你幹嘛說台語?」

2017年10月4日 星期三

生命的故事

自從亞當與夏娃被逐出了伊甸園以後,人類就必須要自食其力了。但是沒有人喜歡沈重的負擔,例如聖經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

然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說:「最沉重的負擔壓垮我們,讓我們屈服,把我們壓倒在地。...負擔愈沉重,我們的生命就愈貼近地面,生命也就愈寫實也愈真實。相反的,完全沒有負擔會讓人的存在變得比空氣還輕,會讓人的存在飛起,遠離地面,遠離人世的存在」。

我們之所以能站在地面上是因為我們是由物質形成的,那麼物質是什麼呢?物質是具有質量的東西。愛因斯坦的公式(E = mc^2)說質能可以互相轉變,能量是動能加位能,那麼質量是什麼呢?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原子形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電子構成的,原子的質量大部分在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質子是由沒有質量的膠子以「強核力」結合三個夸克形成的,電子和夸克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粒子。

一般認為現實是由有質量的物質和沒有質量的光形成的,而粒子是能佔據空間和具有質量的東西,波則是能量的傳遞,波遇到阻礙時會繞射和干涉。但是光既是粒子也是波(「波粒二相性」),而且光子是沒有質量的,因為超高速運動的東西會縮小,到了光速時就會變成沒有長度(二維)也沒有質量,而時間則會變慢。奇怪的是物質也有物質波,因為電子和夸克也一樣既是粒子也是波,但是電子和夸克卻具有質量,其中的 1% 來自於與希格斯坡色子(「上帝粒子」)的互動,99% 來自於(沒有質量的)膠子的能量,如果沒有「上帝粒子」,那麼電子和夸克就會變成沒有質量的粒子而以光速逃離,那麼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會分崩離析了。

愛因斯坦的論文「物質的慣性是由能量形成的嗎?」提到的是「m = E/c^2」,而不是 E = mc^2。「生命之輕:物質、乙太、力的統一」(美國物理學家弗朗克·韋爾切克,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說:「如果我們能用能量來描述物質,那麼創造這個世界菜單的成分就會變得很少了」、「只要我們把現實分成有質量的和沒有質量的,那麼我們就無法解釋物理現實」、「穿過一層一層的雲,在那遙遠的地方,我們似乎看見了一個數學的宇宙,在那裏構成物理現實的基本粒子蛻下了浮渣,在校正了視覺上的錯覺以後,我們在心眼裏看見了現實:純潔、理想、對稱、平衡、完美」。

可見質量並不是物質的性質,而是量子場的行為,就像狗的可愛並不是狗的性質,而是狗的行為。例如「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說:「卡列寧是一隻特麗沙養的狗,牠的微笑讓特麗沙發現原來狗也有靈魂,因此她為卡列寧舉行了下葬的儀式。...動物不是從天堂裏被放逐出來的,...將一個動物變成會活動的機器是相當危險的,人這樣做,就切斷了自己與天堂連接起來的線,...沒有人能給其他人一種牧歌式的禮贈,只有動物能這樣做」,而且「愛情是某種輕飄飄、沒有重量的東西,我們總是想像我們的愛情應該有的模樣,可是今天我們找不到它的模樣」、「像一隻幼鳥,像一根掃帚 ,在掃帚間的掃帚堆裡;像一隻小鸚鵡,像一聲口哨,像一首短歌:一首森林裡的森林吟唱的歌,千年以前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徐志摩)。

物質也是某種輕飄飄、沒有重量的東西,因為「物質是由沒有質量的基本粒子形成的,而能量則是質量的終極來源」(「生命之輕」),這就是生命的故事。

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來自天堂的方程式

電影「天才無限家」描述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的故事,他寫信附上方程式給英國數學教授哈代表示希望到英國留學,哈代看了信以後驚訝地說:「這些公式完全打敗了我」、「我從沒見過任何像這樣的東西」,他便邀請拉馬努金到英國劍橋大學共同合作,哈代評論拉馬努金說:「那是我一生中最浪漫的事件」、「他知識上的缺陷和深刻程度同樣令人吃驚」、「只要看這些公式一眼就知道只有第一流的數學家才能寫下它們。它們肯定是真的,因為如果不是的話,沒人能有足夠的想像力來發明他們」、「我對數學最偉大的貢獻是發現了拉馬努金」。英國數學家特爾伍德(哈代的朋友)則說:「每個整數都是拉馬努金的朋友」。

拉馬努金發明了許多無窮級數的數學方程式,卻堅持那些方程式是「神諭」(他說:「一個方程對我沒有意義,除非它代表了神的一個想法」);但是哈代是一個不信神的邏輯學家,他要求拉馬努金要證明(在一個特定的公理系統中,根據邏輯的演繹法,由公理和定理推論出某些命題)它們,拉馬努金在 33 歲時在印度死於肺結核和嚴重維生素不足,留下了年輕的妻兒。

「音樂不是在音符裏,而是在音符中間的靜默裏」(莫札特):公式不是在數學符號裏,而是在符號中間的無限裏。如果說莫札特的旋律是來自天堂的音樂,那麼拉馬努金的公式就是來自天堂的方程式。

鑽石與珍珠

血鈉濃度等於身體(可交換)的總鈉、鉀量除以身體總水量,因此只有當身體中鈉與水的比率改變時才會有血鈉濃度的異常,其中低血鈉是最常見也最困難的電解質代謝異常,因此有許多學生念到哭了,幸好有一些「臨床珍珠」能幫助我們診斷及治療低血鈉。

低血鈉的病理生理學牽涉了鈉的代謝和水的代謝,這兩者就像孿生子一樣很像,而且有密切的相關,但是並不一樣:鈉的代謝和血量(或細胞外液量)的調節有關。當血量下降時,會刺激交感神經與血管活性因子讓血管收縮,同時會抑制利鈉因子讓尿鈉減少;相反的當血量上升時,會抑制交感神經與血管活性因子讓血管擴張,同時會刺激利鈉因子讓尿鈉增加。當身體總鈉量增加時,一定會有高血量與水腫;當身體總鈉量降低時,一定會有低血量。

但是單純鈉的代謝異常並不會造成低血鈉,只有當它合併有水的代謝異常時才會有低血鈉,例如:如果血量下降大於 5%,就會造成非滲透壓性的 ADH 分泌(身體為了維持血量,寧可犧牲滲透壓)而造成低血鈉。低血鈉只有三種原因:第一是身體總鈉量降低大於身體總水量的降低(低血量),此時有(適當的)非滲透壓性ADH 分泌(Uosm > 100 mOsm/kg,尿鈉 < 10 mEq/L)。第二是身體總鈉量不變而身體總水量增加(正常血量),此時有(不適當的)非滲透壓性 ADH 分泌(Uosm > 100 mOsm/kg,尿鈉 > 20 mEq/L,例如: SIADH)。第三是身體總鈉量增加小於身體總水量的增加(高血量與水腫),若是腎衰竭,則是因為腎衰竭造成等張尿(尿液既無法濃縮,也無法稀釋,Uosm = 300 mOsm/kg,尿鈉 > 20 mEq/L);若是心衰竭、腎病症候群、肝硬化,則有低有效血量(亦即低動脈血量)所造成的非滲透壓性 ADH 分泌(Uosm > 100 mOsm/kg,尿鈉 < 10 mEq/L)。可見絕大部分的低血鈉是因為尿液無法稀釋,亦即 Uosm > 100 mOsm/kg(低溶質攝取是少數的例外,此時的 Uosm < 100 mOsm/kg)。

水的代謝和滲透壓(或血鈉濃度)的調節有關:正常人的血鈉濃度(135-145 mEq/L) 在狹窄(+-2 mEq/l) 的範圍內變動,這和水的代謝有關:當血鈉下降大於 2 mEq/L (或 Posm 下降大於 4 mOsm/kg)時,就會抑制 ADH,在血鈉小於 135 mEq/L 時 ADH 甚至會立刻停止分泌,但是原來血液中的 ADH(半衰期 20 分鐘)在 80 分鐘以後才會消失讓尿液稀釋(亦即集尿小管不能吸水,此時的 Uosm < 100 mOsm/kg,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喝水以後大約 80 分鐘以後才會想要尿尿的原因);相反的當血鈉上升大於 2 mEq/L (或 Posm 上升大於 4 mOsm/kg)時,就會刺激 ADH 分泌而立刻讓尿液濃縮,但是腎臟對於鈉和水代謝異常的代償在 2 天以後才會達到穩定狀態,亦即大於 2 天以上稱為慢性低血鈉(屬於大部分的低血鈉病人,而急性水中毒則少見)。

請注意以上的檢驗都是測定單次的尿液,而不是一天的尿液:慢性低血鈉病人的血鈉及一天的 Uosm 或是尿鈉都是穩定的,單次的尿液在正常人理論上則是不穩定的,因為Uosm 或是尿鈉會受到喝水量(亦即尿液濃度)或是吃鹽量的影響(這是腎臟的「量入為出」),但是因為大部分的低血鈉病人尿液無法稀釋(Uosm 不會受到喝水量的影響),因此單次的尿液Uosm 反而是穩定的。

至於尿鈉則是在低血量與低有效血量(尿鈉 < 10 mEq/L)時是穩定(不受到吃鹽量的影響)的,但是在正常血量或是腎衰竭時卻會受到吃鹽量的影響(低鹽飲食會讓尿鈉 < 10 mEq/L)。當然這只是許多醫生多年以來累積的床邊「拇指法則」,而不是科學,因為醫學的父親是科學,母親是藝術。

低血鈉的病理生理學是精確美麗的科學,就像鑽石一樣,床邊法則卻只是「臨床珍珠」罷了。美國女歌手瓊·貝茲說她和巴布.狄倫的愛情帶來的是「鑽石與鐵鏽」:水與鈉的愛情帶來的是鑽石與珍珠。「但是珍珠是眼淚呢!」「我不怕!而且眼淚也能既快樂又悲傷,事實上我最快樂的時光是當我的眼睛充滿眼淚的時候」(「清秀佳人(紅髮安妮)」)。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數星星的人

美國歌手唐·麥克林說梵谷是一個畫星星的人:「繁星點點的夜晚,把你的調色盤畫成藍灰色」,但是這個世界上也有數星星的人,例如:「數學女孩」尤里說:「哥哥,好漂亮啊!」「是啊!數不清有多少顆」,「有人說它像一條大河,也有人說它像一片牛奶流淌後留下的痕跡—這白茫茫的一片究竟是什麼東西,你們知道嗎?」(宮澤賢治「銀河鐵道之夜」)。

地球所在的銀河有 10^11 顆星星,宇宙有 10^24 個銀河,大腦皮質中有 10^14 個神經突觸的連結。這樣大的數目遠遠超過我們所學的數字:個(10^0)、十(10^1)、百(10^2)、千(10^3)、萬(10^4)、億(10^8)、兆(10^12),但是印度人對數字的概念更讓人瞠目結舌:恆河沙數(10^52)、阿僧祇(10^104)、那由他(10^ 112)、不可思議(10^120)、 無量大數(10^128)等。

西洋棋有 64 格,在第ㄧ格放入ㄧ粒麥子,第二格放入二粒麥子,第三格放入四粒麥子,以此類推,所需麥子的數目是 10^19,這比全世界 2000 年所生產麥子的總和還多,而圍棋棋子的擺放位置更多:有10^170種可能性,這比整個宇宙中基本粒子的數目(10^80)更多(宇宙的年紀是 1.3 x 10^10 年,可觀察宇宙的大小是 10^26 公尺,總質量是10^60 公斤)。據說 Google 名稱的由來是 googol (10^100)的筆誤,但是這一些數字無論多麼大都是有限的。

無限只是一個觀念,而不是一個數字。至於無限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或只是人類的想像而已則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議題:德國數學家高斯 (發現常態分佈)說:「無限只是幫助我們認識極限的抽象觀念而已,數學上並沒有真正的無限」,但是發明「集合論」和現代無限觀念的德國數學家康托爾說:「害怕無限的人是近視的,這讓他們無法看見真實,即使我們本身是無限形成的,而無限的世界也讓我們能夠存活,甚至我們的心智也能想像無限」、「無限有三種:第一種是絕對無限,也就是神;第二種是物理世界;第三種是數學無限」。

在無限的王國裏,你會覺得「越來越奇怪了!」(「愛麗絲夢遊記」),例如:

無限有兩種:有界無限(例如:地球的表面,有上、下界的數字集合)、無界無限。

總機率是 1,連續分佈數字(例如:常態分佈)中任何一個特定數字的機率是零,例如:平均值是 60 的常態分佈中數字 60 的機率是零,因為任何數字除以無限都等於零,例如:命運輪盤的面積是 1,假設射中大獎的面積是 1/20,那麼大獎的機率是 0.05;假設輪盤分割成無數個無窮小的點,那麼射中任一個點的機率是零,因為如果不是零,那麼無數個非零數字的總和等於無限。

「有ㄧ些無限比其他的無限大」(「生命中美好的缺憾」):自然數(正整數)集合的大小和奇數、偶數、整數(正整數 + 零+ 負整數)、有理數都是一樣的,因為自然數集合的每一個元素都能與其他集合的元素用對角論證法ㄧㄧ對應,因此有理數是可數無限集合。

無理數和實數都是不可數無限集合,因為它們有無數個元素無法與自然數集合的元素ㄧㄧ對應。

有理數(能表達為兩個整數比的數,包括:自然數、整數、有限小數、無限循環小數)在實數線(有理數加無理數)中佔據位置的大小是零。

無理數是比有理數大的無限:任何兩個有理數中間都有無限多的無理數(不能表達為兩個整數比的數,也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但是任何兩個無理數中間也有無限多的有理數。

在無限集合裏,「全體大於部分」是錯誤的:有上、下界的數字(自然數、有理數、實數)集合大小和該全體數字集合大小是一樣的。

無限加、減、乘、除任何(非零的)數字等於無限。

「聽說看夜空的人分成兩種:『數星星的人』和『畫星座的人』,哥哥你屬於哪種?」(「數學女孩」)。上帝、國王和商人都是數星星的人:「祂數星星的數目,祂為她們命名」(聖經),「國王數星星因為那是他的臣民,商人數星星以便擁有她們」(小王子)。

「今夜星光燦爛」,「為了藝術為了愛」(歌劇「托斯卡」),且讓我們數星星吧!一顆、兩顆、三顆...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柯文哲校園演講:我的人生哲學

認真是一種習慣。
失敗有偶然的,成功很少有偶然的。
積小勝為大勝,積小敗為大敗。
成功的三個條件:天分、運氣、努力,天分靠父母,運氣靠天,只有努力能靠自己。
對自己要有合理的期望。
一個演講裏面,最重要的是最後一張幻燈片的最後一句話。
最困難的不是面對挫折打擊,而是面對各種挫折打擊,卻沒有失去對人世之熱情。
成功的時候是朋友認識你,失敗的時候是你認識朋友。
生命觀:你是誰?
價值觀:你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
哲學觀:你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是什麼?
「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未知死,焉知生?」(李登輝)
人生只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去尋找生命的意義,這就是生命的目的。
人生要有中心思想(宗教信仰或是人生哲學),如此當你遇到挫折時,才能保持初衷。
人生的結局只有兩種:一個插管、一個沒有插管。
人生要像哥倫布一樣,帶著堅定的勇氣航向不可知的世界。
正直誠信: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想要的願望趕快做,不要找一大堆理由:等博士班畢業、等小孩子長大、等升教授,因為可能沒有下一次,就是現在!
全世界很少有像台灣一樣的地方:30分鐘內可以看到山和看到海。
走!去感受台灣最底層的生命!
你做的事定義了你是誰、做你自己就好了、接受你自己。
要像我們的祖先一樣,擁有冒險犯難的精神:人因有夢想而偉大。
意志力能讓你做到不可能的事。
台灣是一個小國,如果失去了決心跟勇氣,我們還剩下什麼?
人生一定會有失敗,跌倒以後,爬起來再繼續跑,雖然很痛還是要跑到終點。

2017年9月1日 星期五

愛因斯坦的月亮與薛丁格的貓

「這個世界是一座舞台,所有的人不過是演員罷了」(莎士比亞)。在這一齣劇中,大部分的人以為時間是絕對的,而空間(舞台)則是固定不變的,但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發現只有真空中的光速是絕對的,而時空(時間和空間是一體的兩面)則是相對的。例如:「愛麗絲夢遊記」裏的愛麗絲說:「《永遠》是多久的時間?」「有時候只是一秒鐘」小白兔說。

無論是傳統物理學或是愛因斯坦都承認「決定論」及「因果律」,亦即若所有條件都是已知,則「拉普拉斯的惡魔」(擁有一切的知識)能預測宇宙中所有的事件,亦即沒有任何機率的角色,但是在量子力學(基本粒子)的世界裏,一切都是機率,「決定論」及「因果律」卻沒有任何角色。例如:物質具有物質波(並非實際存在的波,而是數學上的機率函數波),而基本粒子(例如:電子)則具有「波粒二相性」:當你不看它時它是波(無處不在),當你看它時它是粒子(波耳說:「真理有兩種:瑣細的真理,其相反是不可能的;深刻的真理,其相反是可能的」),而且粒子的運動是經由鬼魅般的瞬間「量子跳躍」,其間並沒有軌跡。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更說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不能同時被確定,而哲學上如果一個事物不能被觀測,則相當於不存在,因此波和粒子都是不存在的,亦即並沒有一個獨立於觀察者的客觀世界,「我不相信月亮只有在我去看它的時候才存在」(愛因斯坦)。

量子力學的機率詮釋讓許多人不安,例如薛丁格說:「我並不喜歡量子力學的機率詮釋,它看起來既容易又簡單,但是它卻掩蓋了真正的問題」,他用「薛丁格的貓(本來處於不死不活的狀態,直到盒子被打開為止)」說明機率詮釋的不合理,愛因斯坦認為「上帝不擲骰子」,但是波耳回嗆說:「不要再告訴上帝要如何擲骰子了」,史蒂芬·霍金也說:「上帝不但會擲骰子,而且祂有時候還會把它丟在讓你找不到的地方」。

粒子的機率行為代表每一次相同條件的實驗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這一個現象違反了科學實驗的基本假設:「再現性」。愛因斯坦說:「我不能忍受激發態的電子竟然能自由選擇何時跳躍、跳到何處以及跳躍的方向,如果《量子跳躍》是真的話,我寧願當一個補鞋匠或一個賭場的職員也不要當一個物理學家」、「如果量子力學是正確的,那麼這個世界一定是瘋了」。「愛麗絲夢遊記」裏的愛麗絲說:「我不想跟瘋子在ㄧ起!」「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在這裏我們每ㄧ個人都是瘋子,我是瘋子,妳也是瘋子」柴郡貓說,「你怎麼知道我是瘋子?」「否則妳就不會來這裏了」。

狄拉克說:「科學家嘗試用大家都能了解的語言說明新的事物,詩人則剛好相反」,但是波耳卻說:「當要說明原子時,我們只能用詩(而不是科學)的語言」、「任何我們稱為《真實》的事物都是由不真實的事物所組成的」、「如果你沒有被量子力學驚嚇到,那麼你並不了解它」。海森堡說:「我記得經常跟波耳討論到深夜,到最後卻總是失望地認為大自然怎麼可能如此荒謬?」、「基本粒子並非真實存在的事物,它們只是機率而已」,大衛·梅爾銘說:「閉嘴!計算!」。

當你不看她時,愛因斯坦的月亮是否還在?「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薛丁格的貓是活的還是死的?「不要以月亮發誓,因為她經常變化」(莎士比亞):不要以生死賭注,因為她經常變化。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跳躍的量子

電影「駭客任務」描述人類生活在電腦程式所創造的虛擬數位世界,其實我們真的是生活在數位世界裏面。

類比訊號是連續的,數位訊號(0 與 1)是類比信號的採樣結果,它是離散的。我們看見的世界萬物是連續的,因此我們以為眼睛看見的是類比訊號,其實是數位訊號。因為眼睛的視網膜有光感受體:1 億 2 千萬個視桿細胞(暗視覺)和 6 百萬個視錐細胞(亮視覺與色彩),最近台灣的類比電視已經全面汰換成高解析度的數位電視了。

但是電腦圖形無論解析度有多高,都是由不連續的畫素形成的,例如:一般相片的解析度是 300 dpi (每英吋點數),代表每平方英吋裡有 9 萬個點,24 平方英吋乘以 9 萬的結果等於 216 萬,因此一張 4 x 6 的照片需要 216 萬畫素,而如果眼睛所看畫面之幀率高於每秒約 10-12 張(例如:電影或動畫)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是連續、動態的。物質(包括人體)也是由類似畫素的原子形成的,原子是由更細的「畫素(電子、原子核)」形成的,原子核是由更細的「畫素(質子與中子)」形成的,質子與中子都是由夸克形成的(夸克與電子都是最細的「畫素」)。

時間和空間構成了四維時空,而我們是在四維時空中運動。「飛矢不動」說箭在其飛行過程中的任何瞬間都有固定不動的位置,因此一枝動的箭是所有不動的集合。我們以為這是悖論,但是時空也是量子化(不連續,亦即不能無限分割)的:最小的可測空間距離是普朗克長度(1.6 x 10⁻³⁵ 公尺),最小的可測時間間隔是普朗克時間(光在真空裏傳播一個普朗克長度的距離所需的時間:5 x 10⁻⁴⁴ 秒)。普朗克長度和普朗克時間是世界的基本位元,亦即時空流逝就像放電影一樣是以我們察覺不到的微小單元在前進。

既然時空是不連續的,那麼運動也是不連續的。例如:「量子跳躍」是電子在不同的能階之間如鬼魅般地瞬間轉變,但是在不同的能階之間並沒有軌跡。薛丁格不喜歡「量子跳躍」,他說:「這些可惡的量子跳躍果真成立的話,我真要後悔介入量子理論了」、「量子就像是一首動聽音樂的一個音符會在一段時間內形成一段聲波一樣」。

如果你也不喜歡跳躍的量子,那麼請你喜歡跳躍的音符(身體裏的原子)在一段時間內形成的生命之歌吧!

2017年8月8日 星期二

「是誰訂了這個?」

有一天晚上,你帶著疲憊飢餓的身心走路回家,開門後突然看見桌上有美食佳餚,吃了以後覺得風味殊勝,你驚訝地說:「是誰訂了這個?」,這時候有人大叫:「驚喜!」,原來是你的妻子兒女為你準備了生日美食。

「人是何等巧妙的一件天工!理性何等高貴!智能何等廣大!形容與舉止何等明確和美妙!行動是多麼像天使!悟性是多麼像神明!」(莎士比亞:「哈姆雷特」)。人體和所有物質的構成基礎是原子(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形成。

但是自從電子、質子和中子被發現以後,人們就急著想要知道是否有更基本的粒子,他們觀察宇宙射線並運用粒子加速器進行粒子對撞實驗,在 1964 年以前就發現了數百種令人眼花撩亂的「基本粒子」,當時被戲稱為「粒子動物園」。後來默里·蓋爾曼和喬治·茨威格提出了夸克理論(196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發現其實這一些並非「基本粒子」,而是數個夸克所形成的「強子」。蓋爾曼用「八重道(暗喻佛教的「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來解釋「味對稱」並預測「夸克」的存在(「夸克」是海鷗的叫聲)。

蓋爾曼(「會走路的百科全書」)和理察.費曼(196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同樣在加州理工學院教書,理察.費曼的個性幽默生動(「別鬧了,費曼先生!」描述他說:「讓我來玩玩物理遊戲,什麼時候想玩就什麼時候玩,不再擔心這樣做有什麼意義」),深受學生歡迎。蓋爾曼和費曼都是好勝心強的人,二人經常為攀比誰是加州理工學院最聰明的人而爭執不休。蓋爾曼說:「(理論學家)用紙、筆和廢紙簍作為研究工具,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廢紙簍」、「科學家的好奇心永遠無法被滿足,而我們的工作就是一場令人愉悅的遊戲」。

夸克有 6 種「風味」:上夸克、下夸克、魅夸克(跟布約肯一起提出魅夸克的格拉肖說它們「為亞原子世界帶來了對稱,我們被這種美迷住了」)、奇夸克(在宇宙射線的「奇異粒子」中被發現)、頂夸克(最重的夸克,沒有任何朋友,永遠不與其他夸克結合)、底夸克。夸克不會單獨存在(「夸克禁閉」),因為幾個夸克會結合成強子:重子(例如:質子、中子,質子由二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形成,中子由一個上夸克和二個下夸克形成)、介子(由一個夸克和一個反夸克組成;湯川秀樹因為預測介子的存在而獲得了 194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夸克屬於費米子,其他的費米子包括輕子。輕子也有 6 種「風味」:電子、電微中子、緲子、緲微中子、陶子、陶微中子。緲子是人類發現的第一種在不存在於原子內部的基本粒子,當美國的伊西多·拉比(因發現核磁共振而獲得 1944 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聽見 1936 年新發現的(沒有人預測到的)緲子時驚訝地說:「是誰訂了這個?」。

「標準模型」的基本粒子包括費米子和玻色子。玻色子包括:光子、膠子、W 玻色子、Z 玻色子、希格斯子、引力子(尚未被發現)。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大型強子對撞機」(被隱藏於總長約 27 公里的環形隧道中)於 2013 年發現了希格斯子。希格斯子曾經被稱為「上帝粒子」,因為它賦予夸克和電子質量,如果沒有它,那麼電子和原子核中的質子和中子就會以光速逃離原子(相對論:沒有質量的物質會以光速運動),亦即宇宙中就會空無一物(沒有任何物質存在)了。

是「上帝粒子」創造了美麗和奇異的萬物,但是「是誰訂了這個」具有不同風味的費米子?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本來面目」

「我們都會死亡,那使我們成為幸運的一群人,因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死亡(他們並未出生)。所有可能取代我出生但卻無法見到陽光的人比撒哈拉沙漠中的細沙數目更多,當然這一些未出生的魂魄可能有比濟慈更偉大的詩人,也可能有比牛頓更偉大的科學家,因為所有去氧核糖核酸的可能排列遠比世界上的人口數更多,但是只有我們這少數的幾位幸運兒打敗了樂透的微小機率而出生了,我們這一些平凡人怎敢抱怨無法避免的死亡-即使那只是回到我們未出生前的狀態罷了?而大多數的人則根本沒有出生」(英國生物學家理察·道金斯:「解構彩虹」)。

「多數人害怕死亡,但是死亡本身並不會痛苦,而是預期死亡的想法才會痛苦,因此死亡和我們並沒有關係,因為只要我們存在一天,死亡就不會來臨,而死亡來臨時,我們也不再存在了」(古希臘「花園哲學家」伊比鳩魯)。

我從多年的行醫經驗中發現有許多老人的個性會因為年老而改變,春上村樹也說:「我一直以為人是慢慢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但是蘇軾「老人行」描述有一名老人的本性並不因年紀而改變:「一任秋霜換鬢毛,本來面目長如故」。在美國的阿拉巴馬州有一條法令規定:禮拜天上教堂,不能化妝,不能戴假髮,要以「本來面目」去見上帝。禪宗初祖菩提達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之後,慧可去求安心,達摩說:「你把心拿來讓我為你安心!」「我找不到!」「我已經替你安好了!」:這一顆心就是「自性」或「本來面目」。「六祖壇經」描述禪宗六祖惠能在獲得衣缽以後逃向南方,有位曾任將軍的惠明禪師追上了六祖,六祖便把衣鉢放在大石上而躲在草叢裏,惠明見了衣鉢反而大叫:「我不是為衣鉢而來,是為求法而來!」,惠能便從草叢裡出來說:「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在不思善、不思惡的情況下,什麼是你惠明上座的本來面目呢?」惠明聽了以後就覺悟了。

有一位學僧問洪薦禪師:「什麼是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禪師閉起眼睛吐了舌頭,然後張開眼又吐了舌頭,接著問:「你剛才看見什麼了?」「我看到無形相的世界!」「那是一個什麼世界?」「生也未曾生,死也未曾死」。

佛經說:「花開見佛悟無生」:死亡只是恢復父母未生我之前的「本來面目」而已。

風車與巨人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談到世大運維安問題時說:「到處都有細菌,但是免疫系統要夠好」。

我在大學念微生物學時念到的微生物都是壞的(病原體):病毒(例如:感冒病毒、腸病毒等)、細菌(例如:葡萄球菌、鏈球菌、綠膿桿菌、結核菌等)、黴菌(例如:念珠菌、麴菌等),既然世界上有那麼多的微生物(細菌的生物質量大於世界上所有動植物質量的總和),當時的我對於為什麼我們能維持健康覺得很驚訝。

後來我念到了人類對於病原體的三層防衛機轉:第一層是物理屏障(例如:表皮、黏膜)和體液化學屏障(表皮、黏膜所分泌的抗菌素),如果病原體通過了這層障礙,那麼第二層的「先天性免疫系統」就會經由細胞(白血球、肥大細胞、吞噬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樹突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細胞激素(淋巴因子、介白素、趨化因子)及其他方式產生迅速但非特異也不持久的反應。如果病原體逃過這一關,那麼第三層的「獲得性免疫系統」就會藉由認識非自我的外來抗原而施以特異且持久性的「免疫記憶」防禦。

「獲得性免疫」的一個例子是疫苗接種:英國的詹納醫生在鄉村行醫,當時歐洲流行天花,詹納注意到擠牛奶的女工多數都曾感染牛痘,但是很少患上天花,他便在 1796 年時為一名八歲男孩接種牛痘,之後詹納再替他接種天花,結果男孩完全沒有受到感染,這是世界上第一個疫苗接種。

「獲得性免疫」包括「細胞介導免疫」和「體液免疫」。病原體被抗原呈遞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內皮細胞)吞噬以後細胞表面的 MHC 分子(HLA,自我的標誌)可以和外來抗原結合呈現給T 細胞和 B 細胞。「細胞介導免疫」是淋巴細胞中的 T 細胞(殺手 T 細胞、輔助 T 細胞、調節/抑制 T 細胞、記憶 T 細胞)認識抗原以後會殺死病原體。 「體液免疫」是 T 細胞活化 B 細胞,而 B 細胞也會認識抗原並變成生產抗體的漿細胞,特異性的抗體會與抗原形成免疫複合體並活化補體和吞噬細胞來殺死病原體。細胞激素中的趨化因子會吸引免疫細胞前來聚集以殺死病原體,這時候就會看見發炎(紅、腫、熱、痛)。適當的發炎可以殺死病原體並促進組織修復,但是過度及持久的發炎則會傷害組織並造成組織纖維化和失能。

「很少有研究分子生物的人不會對它的化學感到驚訝的,演化造成如此精妙的化學物質竟然能如此精確地完成最複雜與最細緻的工作。許多研究免疫有機化學和酵素或核酸晶體結構的人無不夢想能設計出具有類似功能的有機化合物」(美國人唐納德.克拉姆,1987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巴斯德(「最偉大的法國人」之一)發現細菌是發酵的主要原因,他首先倡導了疾病的細菌學說,並發明了「巴斯德滅菌法」(防止酒變酸)挽救了法國的葡萄酒工業。他說:「一瓶葡萄酒裏所含的哲學比世界上所有的書更多」、「我正在神秘現象的邊緣,而這一層面紗變得愈來愈薄了」、「一想到我們的生命將任由這一些看不見的微生物擺佈就令人感到害怕!唯一的安慰是我們只能希望科學在這一些小小的敵人面前不會覺得無助」、「我們不應該對微生物感到害怕,應該要害怕的是我們身體內自己的防衛系統不夠好」。

假設地球生命演化的歷史是 24 小時,那麼單細胞生物(細菌的祖先)是在第一秒出現,而人類的祖先則是在最後ㄧ秒出現。「微生物基因體」計畫則發現一個人體內的微生物數目是人類細胞數目的十倍以上,可見大部分的微生物都不是壞的,而是與我們共生的,例如:益生菌對健康有益,而正常人糞便中的細菌則能治療肥胖和抗生素造成的偽膜性腸炎。

美國環保運動家約翰·繆爾喜歡觀賞飛舞的昆蟲,牠們的翅膀在夕陽下看起來好像透明的銀色斑點一樣美麗:「所有上帝造的生物,不論是否危險或是野蠻,也不論大小,都喜歡玩遊戲:鯨魚和大象喜歡跳舞,而低鳴的蚊蚋和看不見的淘氣的微生物也從遊戲中找到了樂趣」:微生物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他們只是與我們共用同一個地球(生存和遊戲)罷了,我們實在不應該濫用抗生素。「如果你不喜歡細菌,那麼你就出生在錯誤的星球上了」(美國作家斯圖爾特·布蘭特)。

微生物和免疫系統的戰爭就像矛與盾的對決一樣:「需要兩個人才能爭吵,同樣的需要兩個生物才能生病:微生物和宿主」(卓別林),抗生素和化學殺菌劑雖然能殺死微生物,但是也會製造出抗藥性細菌。關於這一點巴斯德很早就提出警告了:「(無論我們用什麼方式殺菌)先生們!微生物擁有最終的決定權!」,電影「侏羅記公園」也說:「生命會為自己找出路!」。

「寂靜的春天」描述農藥 DDT 雖然殺死了昆蟲,使得農業大豐收,卻也破壞了生態系統,使得鳥和魚無法生存:「我們用農藥噴灑榆樹,隔年春天我們就聽不見知更鳥的叫聲了,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直接噴灑了知更鳥,而是因為農藥的毒性一步一步地循著榆樹-蚯蚓-知更鳥這一條生物鍊累積」。抗生素和化學殺菌劑雖然殺死了微生物,卻也破壞了生態系統。例如:無症狀性菌尿症並不需要抗生素治療(除非懷孕),而大部分的急性腸胃炎也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唐吉軻德」:「拉曼查有個地方,地名我不記得了。不久前這裡住著一位貴族,他的矛架上有支長矛,還有一面皮盾、一匹瘦馬和一隻獵兔狗」、「桑丘,你看!不遠的地方有好幾個怪異的巨人,它們毀滅了許多生命,我們必須跟它來場正義戰爭,讓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你說那個白色的大物?那是用來研磨小麥的風車啊!」。

風車就是大多數無害的微生物,長矛就是抗生素和殺菌劑,我們千萬不要把風車看成巨人。

九頭蛇的逆襲

陸地上最重的動物是大象(7000 公斤),海洋中最重的動物是鯨魚(173 公噸),最重的植物(红木)是 3000 公噸。

相對的,眼睛看不見的微小細菌的重量雖然只有 1 皮克(10^-12 公克),但是人體中住著 10000 種微生物(質量佔了一個人體重的 1%,甚至糞便中 55% 的重量是微生物),而且世界上微生物的質量比所有動、植物的生物質量總和更多,人類每天面對這麼多的微生物卻能健康地活著是一個奇蹟,其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靠的是免疫系統的防衛。

「體液免疫」是由 B 細胞通過其表面的抗體(免疫球蛋白)特異性結合外源抗原,從而識別病原體。抗體分子由兩條重鏈和兩條輕鏈(kappa 或 lambda)組成。一種抗體僅能和一種抗原相結合,就像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一般。在 1976 年以前,人們認為一個基因製造一個蛋白質,但是人類製造蛋白質的基因只有 20000 個(其中有 80 個重鏈基因和 40 個輕鏈基因),而病原體(抗原)和特異性抗體的種類卻高達 100 億。

這一個謎底由日本的利根川進(1987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所解開:重鏈和輕鏈上的可變區使得抗體可以識別不同的抗原,抗體中每一條重鏈和輕鏈的可變區是由若干個基因片段所編碼的,這些片斷分別被稱為可變段(V)、多樣段(D)以及連接段(J),免疫球蛋白重組又被稱為V(D)J重組。重鏈基因有 6000 種基因重組,輕鏈基因有 160 種基因重組,因此有大約一百萬種重組抗體,重組的多樣性選擇把抗體的種類提升到十億,而由於每段都有多個不同的拷貝,各段之間還存在不同的組合方式,再加上隨機突變及類型(IgG,IgA,IgM,IgD,IgE)轉換重組,把抗體的種類提升至 100 億。

希臘神話中的九頭蛇當一個頭被砍了以後,立刻會長出二個新頭。當人類的 120 個抗體基因遇見了世界上數不清的各種抗原挑戰之後,卻長出了 100 億個頭。

「對於驚奇事物的好奇心:一個科學家的成長故事」(理查·道金斯)描述作者在念小學時的故事:「什麼動物吃九頭蛇?」老師問了班上所有的同學,每一位小男生都很用心的猜,班上的情緒愈來愈興奮,一直到最後一位學生也猜了,終於大家都忍不住了問老師:「到底是什麼動物呢?」老師卻一直耐心的等到班上安靜的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能聽見時才慢條斯理地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說:「我-也-不-知-道!」:真正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你如何去想它,這就是教育的本質,而不是現今教育評估-瘋狂考試的制度。

這就是九頭蛇的逆襲。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泰姬的反擊

「大自然這ㄧ本書是用數學的語言寫成的」(伽利略):人類最早形成的數學觀念是自然數(正整數,「萬物皆自然數」《畢達哥拉斯》),這是我們對於確定現象的描述方法,但是我們卻對於不確定的現象感到害怕:不確定的現象包括虛無和機率。

中國人和印度人是世界上少見擁抱「虛無」的民族: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返璞歸真」:「一位修行者從事學問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道一天比一天減少,最後以至於『無為』,雖然『無為』,而沒有一件事情不是他所為」,「人從地學習,地從天學習,天從道學習,道就是自然」。但是「零(虛無、空)」這一個觀念卻「動搖了西方哲學、科學、數學及宗教的基礎」(「零的故事」)。

「零的特點是:我們日常生活並不需要它、沒有人會出門買零條魚。它可說是所有的整數中最文明的一個:只有當我們深入思考時才需要它。」(英國數學家懷德海)。古巴比倫人發明了代數,但是他們拒絕接受零的概念,因為零粗暴地破壞了數字的四則運算(加、減、乘、除)。古埃及人發明了幾何學,但是他們沒有零的概念,因為世界上並沒有長度為零的河流,也沒有面積為零的田地。古希臘人學習了埃及人及巴比倫人的數學知識,並發明了嚴格的邏輯學(演繹法)把數學從幾個簡單的公理推論成許多ㄧ般性的複雜定理,但是他們也拒絕接受零的概念,因為在希臘數學中「圖形」與「數字」其實是同一回事,他們認為世界上並沒有長度為零的線段,也沒有面積為零的長方形,後來幾個世紀的歐洲人也拒絕接受零,因為阿爾卑斯山上快樂的牧羊人從來沒有見過零隻羊。西方哲學中「撒旦 (Satan)」的字面意義就是「無」 。

最早把零當成數字計算的是印度人:「在最早期的諸神時代,存在由不存在而生」(印度吠陀經),零和無限是一體的兩面,任何數字除以零都是沒有意義的:「分母為零的分數是無法計量的。即使你再加上或減去很大的數目,結果還是沒有改變。就像無窮大與不朽的神,永遠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印度數學家婆什迦羅)。「無中生有的宇宙:科學家探索宇宙誕生與未來的故事」:宇宙大爆炸之前是空無一物,連空間和時間都沒有,「Nothing is real (沒有什麼是真實的)」(披頭四「永遠的草莓園」)也可以說成「《虛無》是真實的」。「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愛因斯坦)。

古人對於許多隨機現象都會歸諸於運氣,例如:古希臘人信奉「泰姬(希臘神話中的幸運女神)」。文藝復興時人們才把泰姬逐出了萬神殿的殿堂,並開始有了機率(「公平骰子」長期出象的頻率)的數學概念。例如:「骰子巳經擲出」是「覆水難收、大局已定」的意思。

在拉斐爾著名的圖畫「雅典學院」中,柏拉圖用ㄧ隻手指著天(理性、理想),亞里士多德則用ㄧ隻手指著地(經驗、實際)。亞里士多德的務實哲學產生了傳統物理學(例如:牛頓的力學)和相對論。「如果有一個精靈知道宇宙間從古到今所有的知識,那麼那位精靈就能預知從此以後宇宙間所有的事情」(拉普拉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卻發現除了光速以外,世間沒有一件東西(包括時間與空間)是絕對的。重要的是無論是傳統物理學或是相對論都認為有因果關係和客觀的物理物件。

柏拉圖的理性思考則產生了數學和量子力學,其奠基者(哥本哈根的玻恩、坡耳、海森堡)認為量子的行為是不確定的,只決定於機率,「物理的最小單位(普朗克常數)和物質(基本粒子)都不是真實的:它們是只能用數學描述的物件和形狀」(海森堡)。例如:奇怪的是假設有一個原子核和一個裝有氰化物的瓶子被放進裝有「薛丁格的貓」的密閉盒子裡,當原子核衰變時氰化物就會釋放出來殺死貓,這時貓會同時處於活與死的疊加狀態。愛因斯坦聽見哥本哈根那些傢伙的機率解釋時不以為然的說:「上帝不擲骰子」。機率就是無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經),「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佛經),「事如春夢了無痕」(蘇軾),「上帝透過機率與人類對話」。

每一次上課時,學生都會覺得心衰竭的程度(分為四級:無症狀、常規動作有症狀、輕微動作有症狀、休息有症狀)很難背,這時候我就會告訴他們說心衰竭的程度是「無常微息(氣息微弱的人才會看見無常)」。「阿難尊者清晨進城乞食,看見男子歌舞自娛,其樂無比,乞食完畢出城之際,卻見眾人抬屍送行,亡者赫然就是那名男子。阿難深受震撼,以為此事太過奇特,恭請世尊開示。沒想到佛陀的回答是:人命危脆,有生皆必死,無常乃是世間定律」。

愛因斯坦說:「我們就像個誤闖一座大型圖書館的小孩,裏面藏滿了不同語言寫成的書籍。那小孩知道,這些書一定是由某(些)人所寫,只不知曉他(們)如何寫成,隱約感覺到這些書的排列,彷彿依據某種神秘規律,卻不明所以」。「我信仰斯賓諾莎的上帝(無常的自然),他以宇宙的秩序與和諧來示現,而不是那個會干涉人類命運和行為的上帝」,「在上帝面前,我們都一樣聰明,也都一樣愚蠢」。

這個世界的不確定性就是泰姬的反擊,而我們如果希望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真愛也需要泰姬的幫忙:「愛就像是微積分和物理一樣:愛的半衰期是多少?愛是否有斜率?愛是否像瞬間從波變成粒子的夸克一樣:速度快到讓你來不及說:《請妳不要離開》?」(美國詩人 Trebor Healey)。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台灣!請不要為我哭泣!

-母親台灣的傷口更深了、更痛了,台灣的兒女們心是否會痛?

小時候
當你飢餓時,她為你哺乳
嬰仔嬰嬰聽:她的歌聲像雲雀
嬰仔嬰嬰睡:她均勻的呼吸聲像搖籃曲
當你會爬、坐、站、走路、說話時,她為你高興
當你生病、受傷、不開心時,她為你哭泣
上學第一天,她牽你的手
當你學走路,她牽你的手
當你跌倒時,她牽你的手
當你結婚時,她牽你的手
你的大學文憑 先給她看
你的初戀 先給她鑑定
你的快樂 先與她分享
你的痛苦 先給她知道
她養育你
她呵護你
她看見你
她聽見你

長大後
老奶哺的奶流乾了
縱橫的老淚流光了:沒有眼淚的 更痛
她不再哭:沒有哭泣的 更悲傷
她不再笑:心痛的人 怎麼笑?
她不再唱歌:受苦的人 怎麼唱歌?
她不再高興:青山原不愁 因誰白頭?
她的感情(青色的心)受傷:青色山脈的樹被砍光了
她擔心受怕(白色的心):她的心臟地帶變白了
她呼吸困難:沒有樹木 怎麼呼吸?
她沒有力氣牽手:沒有氧氣 哪有力氣?
她不說話:她只是一個知道忍耐的病人 (patient)
她不再年輕:她只是一個孤單的老人
她不開心:兒女不關心

請站起來
看見她
聽見她
一句話
一個擁抱
牽她的手
為她發聲
為她做事

2017年7月6日 星期四

馬、驢子、騾子

傳統的統計認為機率(P)是能觀察事件(例如:一個骰子的出象)在某理論(例如:一個公平的骰子,在沒有任何干擾下)下的長期頻率(例如:擲了一萬次之後骰子是 6 的出象機率是六分之一)。

從來都沒有人觀察到的事件(亦即理論)的機率稱為「逆機率」。英國長老教會的牧師托馬斯·貝葉斯(1701~1761)生前為了要證明上帝的存在(這是一種「逆機率」)而發明了「貝氏定理」:P(T|D) = [P(T) x P(D|T)]/P(D)。P(T|D):看見該資料(D)時理論(T)成立的後驗機率;P(T):理論(參數)成立的先驗機率;P(D|T):在理論成立時該資料的條件機率;P(D):該資料的機率。

可惜的是他的理論被當時大部分的統計學家(例如:英國的費雪)嗤之以鼻,因此一直到二十世紀,大部分的人學的統計學都是「頻率學派」,但是由於電腦以及網路的進步,「貝氏學派」解決複雜問題的能力如今已經勝過「頻率學派」了,包括:人工智慧(例如:Google自動駕駛汽車)、過濾電子郵件中的垃圾郵件、醫學診斷、評估藥物和國土安全風險、找尋失蹤的飛機和船艦、破解基因等,難怪美國有一位作家說貝氏學派是「不願逝去的理論」。

• 「頻率學派」:機率是某事件(資料)長期的發生率
• 「貝氏學派」:機率是某事件(理論)發生的可能性,本定義比較像大部分人的想法

• 「頻率學派」:機率是客觀的
• 「貝氏學派」:機率是主觀(先驗)加客觀(後驗)的

• 「頻率學派」:母數(參數)是未知的固定數
• 「貝氏學派」:母數(參數)是未知的變數

• 「頻率學派」:「常態分佈」是最常使用的參數(虛無)假設
• 「貝氏學派」:「常態分佈」是最常使用的參數先驗機率假設

• 「頻率學派」:本次資料是由某假設母族群中無數次抽樣中的其中一次隨機樣本
• 「貝氏學派」:本次資料是已經發生的固定事件

• 「頻率學派」:資料是亂數(隨機數)
• 「貝氏學派」:資料是固定數

• 「頻率學派」:由參數(理論:虛無假設)來估計資料的機率
• 「貝氏學派」:由先驗機率及資料來估計(更新)參數及其機率

• 「頻率學派」:95%信賴區間是在經過無數次研究(取樣)以後,參數(平均值)落在本區間的機率,而不是本次研究結果參數落在本區間的機率,因為該機率只有兩種可能性:100% (如果固定的參數落在本區間)或 0%(如果固定的參數不落在本區間)
•「貝氏學派」:95%可信區間是未知的參數(平均值)落在本區間的機率,本定義比較像大部分人的想法

• 「頻率學派」:估計的參數及機率適用於(假設上)無數次取樣的樣本,但是不適用於本次資料
• 「貝氏學派」:估計的參數適用於本次資料

• 「頻率學派」:比較容易用手計算
• 「貝氏學派」:比較複雜,要用高速的電腦計算

• 「頻率學派」:知識不能累積
• 「貝氏學派」:知識能累積

貝氏學派認為先驗機率會影響後驗機率,例如:如果有一個人 100% 相信獨角獸的存在,那麼即使你拿出證據說數百年來人們尋找獨角獸的努力都失敗了,他還是不會相信你的話。有一個笑話說:「貝氏學家是一個心裏想著一隻馬的人,當他瞥見一隻驢子時,相信他是看見了一隻騾子」。

2017年6月10日 星期六

「知心的禮物」(2)

「知心的禮物」(1975 年讀者文摘)描述作者回憶他在小時候去魏格登老先生糖果店的故事:「《我還記得那軟膠糖的香味!》我感嘆著說。當我開始洗淨最後一只水箱時,似乎還聽見魏格登老先生在我背後咯咯的笑聲」。

回憶固然美麗:「回憶,照亮了我內心的角落,...回憶也許是美麗的,但是我們也選擇了忘記痛苦的部分」(電影「往日情懷」)。可惜的是我們無法擁有過去的心,因為過去的心是「惜(昔日的心)」;我們也無法擁有未來的心,因為未來的心沒有名字(因為尚未發生),而且「我從來不去想未來,因為未來來得夠快了」(愛因斯坦)。

那麼我們似乎只能擁有現在的心了。現在的心是「念(今日的心)」,但是「現在」是什麼呢?每ㄧ個人都知道「現在」是什麼,但是沒有ㄧ個人能對她下ㄧ個明確的定義。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而且「過去、現在、未來只是一個持久的幻覺」(愛因斯坦),因此我們也不能擁有現在的心,但是我們仍然能夠「一粒砂看世界,一朵花見天堂;手心握無限,須臾納永恆」(威廉·布萊克),這就夠了。

魏格登老先生的糖果店已經不在了,而「不管如何,我們都無法得知未來」(電影「擒兇記」的歌「Que Sera, Sera」),那麼「現在」是什麼呢?「昨日已經過去,明日尚未到來,今日(現在:present)是禮物」(比爾.基恩)。

2017年5月31日 星期三

不知道

我在念大學時,最怕念到某一些疾病的原因或治療列出一大串,因為它們既複雜又難背。後來我自己當了老師之後,才發現原來這一些情形只有在當作者自己不知道答案的時候才會發生,因為每一個人都害怕無知,而大部分的人都羞於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會假裝自己懂得很多。難怪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每一次我在上課時都會跟學生說:「醫學的父親是科學,母親是藝術;科學的父親是為什麼,母親是數學」,直到有一次,一個好奇的學生問:「那麼為什麼的父親是誰呢?」,我無法回答,便反問他:「你認為是誰呢?」「不知道!」我便趁勢說:「你答對了!而且為什麼的母親就是好奇心!」。

2002 年二月,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在記者會說明伊拉克可能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時說:「有些事我們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但是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有些事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最後這一種情形在歷史中造成最大的問題」。

「知道我們不知道」是一件好事: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想要在雅典城中尋找一個比他更有智慧的人,但是他所遇見的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全知全能的,因此他下結論說:「我知道自己的無知, 別人不了解自己的無知, 因此我比別人更有智慧」,「我從來不會羞於承認我所不知道的事」(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富蘭克林說:「每一個人生來都是無知的,但是只有努力才能讓我們保持愚笨」,蘋果的賈伯斯說:「保持愚笨,保持飢餓」。

有時候連「不知道我們不知道」都是一件好事:二十世紀初期人們已經知道胰臟有外分泌腺和胰島,而且胰島萎縮和糖尿病有關,但是當時所有由胰臟萃取胰島素的實驗都失敗了。班廷是一個加拿大的外科醫生,有一次他念到一個罕見的胰管阻塞病人的病例報告,他便假設胰管被綁住的狗的胰臟外分泌酶就不會破壞胰島分泌的物質了(當時還不知道胰島素,而且這一個假設是錯誤的,因為胰臟的外分泌酶在胰管時是沒有活性的,只有在分泌到小腸時才會被活化),他便與貝斯特(一名醫學生)合作萃取了胰島素,並於兩年後 (1923 年)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班廷就是因為無知才發現了胰島素:假設他知道胰管阻塞與破壞胰島素無關,假設他知道以前所有(比他更了解糖尿病生理學或是更有實驗經驗的人所做的)類似的實驗都失敗了,那麼他根本就不會進行這一個實驗。

有人以為科學是確定的真理,但是「科學就是相信專家的無知」(理查.費曼),「當一個科學家不知道答案時,他是無知的;當他有了問題的初步構想時,他是不確定的;當他確定他已經知道答案時,他仍然有一些懷疑:沒有一個科學知識是確定的」(理查.費曼),「我能和懷疑、不確定、無知和平共存,...它們不會讓我害怕」(理查.費曼),「年輕人能成功是因為他們無知」(理查.費曼)。

無知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接受真實的知識:「我們很容易可以原諒一個怕暗的小孩子,但是生活中最大的悲劇是一個大人會害怕光明」(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我們不應該害怕我們的祖先。

2017年5月13日 星期六

無漏智

佛教認為智慧分為有漏智與無漏智:有漏智是世間的智慧(被「貪、瞋、癡、慢、疑」蒙蔽而無法看見事物的真相),無漏智則是用「照見五蘊皆空」(心經)的智慧悟出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道理。

「流浪者之歌」裏的悉達多靠自己獲得了智慧:「知識能教,智慧卻不能,我們能找到它,依它生活,依它行奇蹟,但是我們卻不能教別人智慧」(赫曼.赫塞),因此智慧只能用修行的方法獲得。

佛教的修行者利用「戒、定、慧」證得了苦諦的原因是集諦、道諦是達成滅諦(涅盤)的方法。藝術家也是修行者,例如:台灣的雕刻大師朱銘說:「藝術是修行,不是學習」。美國最偉大的醫學教育家威廉.奧斯勒說:「醫學是不確定的科學和或然率的藝術」,因此醫生也是修行者。學習是「一生懸命」(日語),修行是「三更有夢書當枕」(琦君)。

醫學診斷是一種分類的方法,而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思考。例如:邏輯上有一種思考方法叫做「相互獨立,完全窮盡」,亦即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

例如:慢性腎臟病可以分為:糖尿病、非糖尿病,遺傳性、後天性,原發性、續發性,免疫性、非免疫性,腎前性、腎性、腎後性,腎絲球腎炎、腎間質腎炎、腎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疾病,有蛋白尿、無蛋白尿等。

我認為「相互獨立,完全窮盡」是一種世間的「無漏智」:佛教用無漏智來脫離苦海,我們也可以用無漏智來脫離醫學診斷的苦海,因為醫學的真諦「是修行,不是學習」。

2017年4月28日 星期五

贏家的秘訣

電影「KANO」中的近藤教練說:「不要想著贏,要想不能輸」。真的,沒有人喜歡輸的感覺,但是大家都想贏。那麼贏家的秘訣是什麼呢?我的小學老師告訴我說:「贏=亡口月貝凡」。

亡口:閉上你的嘴
「成功等於X + Y + Z, X 等於工作, Y 等於遊戲, Z 等於閉上你的嘴」(愛因斯坦)。

月:永遠用光明與平滑面對別人
地球有自轉(一日)和公轉(一年),月球也有自轉(一月)和公轉(一月),月球的自轉和繞地球轉動的周期相等(由於引力和摩擦作用),而且自轉的方向(逆時針)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同,因此月球永遠都是用同一個面對著地球:對著我們的那一面光滑平整,背向我們的那一面則坑坑窪窪(外太空隕石的撞擊,如果沒有月球,那些隕石將直接砸在地球上)。

貝:用心撿貝殼
貝殼是避風港:「這個世界是他們(男孩們)的貝殼,他們相信他們是注定要偉大的」(電影「春風化雨」)。
貝殼孕育了美麗的珍珠:「珍珠是痛苦圍繞着的一粒沙子所建造起來的廟宇」(紀伯倫「先知」)。
用心撿貝殼的人有福了:「我不知道這個世界怎麼看我,但是我覺得我好像是一個在海邊遊玩的小孩子,不時為撿到幾顆比較平滑的小石子或是比較美麗的貝殼而歡欣雀躍,絲毫不知道真理的海洋就在眼前」(牛頓)。

凡:用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
寒山問拾得:「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 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 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且待幾年, 你且看他」。
趙州在當學僧時問南泉禪師:「如何是道?」, 南泉說:「平常心是道」。
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如何用功,「飢來吃飯,睏來眠」「那豈不是跟ㄧ般人ㄧ樣嗎?」「他吃飯時不肯吃飯,百種需索; 睡時不肯睡,千般計較,所以不同」。

閉上你的嘴、永遠用光明與平滑面對別人、用心撿貝殼、用平常心對待萬事萬物,這就是贏家的秘訣。

2017年3月30日 星期四

福爾摩斯的教訓

「福爾摩斯」的作者柯南·道爾是一位英國的醫生,他描述的福爾摩斯也跟醫生一樣善於通過觀察與演繹法來解決問題。

有一次福爾摩斯觀察渾身濕漉漉的華生,稱這是「年輕而沒有經驗的女傭人做的」。華生驚訝地問福爾摩斯是怎麼知道的,福爾摩斯說:「在你左腳那隻鞋的內側有六道幾乎平行的裂痕,這是有人粗心大意地順着鞋跟刮泥時造成的。因此我認為你曾經在惡劣的天氣中出去過,以及你的皮靴上的裂痕是年輕而沒有經驗的女傭人做的」。

有一名定期看診罹患慢性腎臟病第三b期的中年婦女檢查時發現血色素由三個月前的 11 降到 10.5 g/dL,問診時她沒有任何症狀,但是我仍然請她做了三次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其中有一次是痕跡陽性的,我便幫她安排了胃鏡檢查,結果發現有胃潰瘍,但是使用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ㄧ週以後,她的血色素卻降低至 10 g/dL,我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並請家屬好言相勸之後幫她安排了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有大腸癌,不久之後便手術切除了。

慢性腎臟病本來就會有慢性貧血,本病人的血色素在三個月內雖然只從 11 降到 10.5 g/dL(不一定是急性的變化,而且也有可能是實驗室檢驗的變異性),但是因為大腸癌在台灣(尤其是一個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中年人)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馬在叫,要想馬來了,而不是斑馬來了)、糞便潛血檢查是值得做的(有效、非侵襲性、無副作用、簡單、便宜),而且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ㄧ週無效,我便請她用大腸鏡檢查發現了大腸癌:請注意不是用 CEA,因為 CEA 只能用來追蹤(而不是篩檢)大腸癌(已經確診並治療後)的病人。

見微知著:這就是福爾摩斯的教訓。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彩虹的顏色

每一個人都有理性與感性,理性是冷的,感性是熱的。例如:歌劇「杜蘭朵公主」裏的第二個謎語答案是熱情:「有一樣東西像火一樣旺,但它不是火。有時很激烈,有熱、力、和激情,如果不動它就冷掉。如果你死了,它就變得冷卻,若你有征服的夢想,它就沸騰!它有一個聲音,聽了會使人顫抖,它生意盎然地跳動著!」。

感性讓我們有了情緒,情緒有正面(例如:快樂)和負面(例如:憂愁、生氣、討厭、害怕)的,而每一個人都喜歡快樂,不喜歡悲傷,例如珍·奧斯汀的「理性與感性」說:「我跟其他人一樣都希望能快樂,但是我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快樂,跟其他人一樣」、「要知道妳自己的快樂方式其實只是忍耐罷了,換句新奇的話說那就是希望」。

但是電影「腦筋急轉彎」卻告訴我們說五種情緒(快樂、憂愁、生氣、討厭、害怕)都是維持一個健康心理所必須的,而一個健康的心理讓我們能夠思考生命的意義。但是不管生命是什麼,重要的是「有一天,當我們年輕時,...我們曾經哭過、笑過」(電影「翠堤春曉」),而且曾經因為「一顆偷偷落下的眼淚」(歌劇「愛情靈藥」)而瘋狂過。

電影描述美國明尼蘇達州的一個女生萊莉的腦中有五種情緒:樂樂、憂憂、怒怒、厭厭、驚驚,這五種擬人化的情緒在萊莉的大腦總部中透過一個控制台影響萊莉的行為和記憶。 在她 11 歲時舉家遷往加州的舊金山,但是萊莉在適應新環境時有了困難,因而有了憂愁、生氣、討厭、害怕等情緒,樂樂想盡辦法要壓抑這四種情緒,卻讓萊莉失去了快樂和憂愁的能力,只剩下了生氣、討厭、害怕等情緒,因此她便逐漸疏遠父母和朋友,最後怒怒讓萊莉離家出走想要回到明尼蘇達州尋找快樂,後來憂憂讓萊莉重新回家與父母團聚,而快樂、憂愁、生氣、討厭、害怕等豐富並平衡的情緒也幫助萊莉適應了舊金山的新生活。

瑞士精神科大師卡爾·榮格說每一個人都有與自我個性相反的陰影,而且「快樂這一個字如果沒有憂愁這一個字相伴就失去了意義」。快樂固然很好,但是我們也不能過度壓抑憂愁、生氣、討厭、害怕等情緒才能維持健康,因為「煩惱即菩提」(禪宗六祖惠能)、「沒有苦的甜味是不會甜的」(電影「香草天空」),而且「文學是苦悶的象徵」(廚川白村),因此古代中國的鯀用堤防治水失敗了,大禹用疏濬治水成功了。四季讓世界有了春、夏、秋、冬(雪萊:「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但是一個沒有季節的世界是多麼地無趣:「如果你在懼怯中只想尋求愛的平安和愉悅,那麼不如...進入那無季節的世界,在那兒你將歡笑,但非全心的笑;你將哭泣,卻非盡情的哭」(紀伯倫「先知」)。

「我看見彩虹的顏色,高掛在天邊的陽光下,空氣是多麼地輕柔,讓小鳥可以躲藏」(詹小屏的歌「彩虹的顏色」):大自然需要七種顏色才能畫出彩虹,我們至少需要五種情緒才能畫出彩色人生。

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生命的意義-美國物理學家西恩·卡羅爾

從前當人們想要了解生命的意義時,會借助於超自然力(例如:宗教),但是自從科學在五百年前誕生時情況就不一樣了。

科學利用系統性的方法研究自然,而科學發現宇宙裏只有一種真實:只有自然,沒有超自然;只有物質的存在,沒有超物質的存在,而我們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因為我們都是星塵的遺蹟。

人類充滿了認知的偏見,我們會有一廂情願的想法,科學教我們要看客觀證據。科學方法包括了懷疑與經驗論,懷疑教我們要想盡辦法去否證你的理論,而否證失敗的理論才值得我們相信;經驗論教我們不能只用思考去獲得知識,而是要去經驗實際的世界。

這一些科學方法是違反直覺的:當我們跟別人說話時,他們會有想法和感情,但是當我們跟死人說話時就得不到這一些反應了,因此我們會認為活人應該具有死人所沒有的特質(例如:靈魂)。但是科學已經發現我們是由細胞所構成的,而細胞是由原子所構成的,而我們已經完全地知道原子是如何構造和運作的。

如果你認爲腦部的原子跟身體其他部位或是一顆石頭中的原子是不一樣的,那麼你就是否認了科學的事實,雖然科學無法否證你的看法,但是你的看法並不能提出一個能被否證的理論預測。

宇宙中只有四種自然力:重力、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但是並沒有超自然的力量。事實上星星對於ㄧ個人命運的影響只有重力,但是這ㄧ種力比不上出生時站在你身旁的護士,亦即沒有星象學能決定你的命運。

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壞消息是宇宙並不關心你,因為她是由基本粒子組成的,她沒有思考或智慧,她無法做任何判斷,她沒有是非的觀念,你可能會以為如果宇宙不能給你人生的目的和意義,那麼人生就沒有目的和意義了。

好消息是這一些害怕是錯誤的,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才能賦予生命目的和意義:如果你愛某人,那並不是因為宇宙把愛給了你,而是因為你自己創造了愛;如果你做了某一些好事,那並不是因為宇宙叫你這麼做,而是因為你自己的選擇。這樣的世界是令人感到害怕的,但是也正因為如此才讓我們能自己創造一個值得活的生命。

我從來沒有遇見過超自然力,但是我經常遇見人們,其中有許多好人,我真誠地相信只要我們能接受這一個宇宙真實的面貌,那麼我們就能創造一個值得活的生命。

2017年2月11日 星期六

草地人之歌

有人說台灣這塊土地長得像番薯,有趣的是我的祖父也叫「蕃薯仔仙」。他住在彰化縣永靖鄉浮圳村,他會看風水也懂一些中醫藥,長得瘦瘦高高的,他生了三個兒子和十個女兒。

我的父親是他的二兒子,他中學時就讀於 1915年時由林獻堂等人所創立的專門培育台灣子弟的台中一中(創校紀念碑:「吾臺人初無中學,有則自本校始」,校內遍植樟樹,至今仍然枝葉繁茂),1922年時日本政府在台中一中開始實施「日臺共學」,並成立專收日本人的台中二中,本來總督府想要將兩校校名對調,但在時任台中一中校長小豆澤英男堅持下,並沒有被改名,為當時全台灣唯一掛名「一中」卻是專收台灣子弟之學校,甚至在當年裕仁太子訪台時,台中一中的學生也被安排在最前頭。

當年的學生接受著像軍隊一樣嚴格的教育,每一位學生都要戴綁腿、參加軍訓、學習劍道和相撲。學生們一進入台中一中的大門(稱為「入德之門」),就能看見一座美麗的紅樓,那是一棟紅磚白飾帶的日式建築,呈山字型,中央有高塔,兩側有衛樓。學生每天上學須先脫帽向校園深深一鞠躬,方可入內(就像電影「KANO」中的近藤教練向球員們訓斥的「球場是個神聖的地方,進入的時候要向他敬禮!」一樣),可惜紅樓在1969年遭到拆除,改建成如今的鋼筋水泥白色大樓。

父親在畢業以後於 1941年冒著被美軍飛機砲火攻擊的危險坐船去日本,在東北的仙台市念東北藥科大學(於1939年由高柳義一創立),畢業以後去北海道的小樽當了短暫的藥師。他於二戰台灣光復(1945年)後回到台灣,在台中縣衛生局工作,不久就遇見了1947年駭人聽聞的 228 事件,他驚恐地聽見有許多位熟識的醫生都被無緣無故地抓去關了。不久之後他在媒人介紹下跟我的母親結婚,幾年之後父親就搬到了彰化縣員林鎮開設藥局,並陸續生了我們幾個兄弟姊妹。

小時候我家的隔壁有一家中藥店,不時會飄來腳踏草藥研磨機散發出的甘草香味。我在學齡前以及念小學下課後,經常會聽見中藥店的拉吉歐(收音機)播放文夏演唱的「媽媽請你也保重」、「採檳榔」、「黃昏的故鄉」(「叫著我!叫著我!黃昏的故鄉不時地叫我,...彼邊山,彼條溪水,永遠抱著咱的夢」)等動聽的台語歌曲,也能聽見當時與文夏齊名的黃三元(出生於員林隔壁的埔心鄉)演唱的「素蘭小姐要出嫁」、「賣椪柑的小姑娘」、「草地人」(「員林是椪柑的出名地,無論是男女老幼大家都知影。我就是出世在農村椪柑出名的鄉里。雖然是離開故鄉來到他鄉里,但是我是時常想起可愛的鄉里喔」)等在地歌曲。

父親覺得最自豪的一件事是我們三兄弟都念台中一中。我的大哥在念高中時,在員林家商施福珍老師開設的「和和樂器有限公司」學習鋼琴,父母親在熬不過大哥的要求下,雖然有龐大的經濟壓力(當時父親正在為投資的橡膠工廠籌錢一事煩惱,而且當時一部鋼琴的價格比一棟房屋更貴),仍然向老師買了一部河合鋼琴。當時施福珍剛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台語囝仔歌:「點仔膠,黏著腳,叫阿爸,買豬腳,豬腳箍滾爛爛,飫鬼囝仔流嘴瀾」、「大箍呆炒韭菜,燒燒一碗來,冷冷阮無愛」。

「小漢的我,熟悉的所在,夢猶原是夢,什麼時陣,我卻這大棕,為什麼心內的感覺,鼻頭在酸澀」(五月天「永遠的永遠」)。我知道ㄧ首關於番薯與椪柑的草地人之歌,「如果我有一首歌,我會在早晨唱,我會在晚上唱,在這片土地上」(美國民謠「如果我有一把錘子」)。

2017年2月9日 星期四

醫生館的小女兒

我的外祖父在彰化縣田尾鄉福田村(小紅毛社)開一間醫生館,我的母親是他的第四個女兒。她是一個內向的人,她在念小學時,有一次我的二舅(她的弟弟)因為桌椅的問題而被別人欺負地哭了,我的母親竟鼓起了勇氣去找那一些人理論。這一件事後來在二舅年老時哭著說了出來時,我們才知道這一個感人的故事。

田尾鄉是著名的「花之鄉」,素以公路花園聞名。台語詩人林沈默:「田尾街!田尾街!蜂蝴蝶,噗噗飛。打廉村,花花花。元宵暝,雲過月。庄仔頭,春風吹。菊公子,開心花。牽燈火,辦舞會。蜂仔兄,來泡茶。蛾仔姊,親一下」。田尾鄉北緣永靖鄉、南接北斗鎮。

她中學時就讀北斗家政女學校(北斗國中的前身,當時女生就讀中學的屬於極少數),至今我在母親精心保存的老相簿上面,仍然可以看見年輕貌美的母親,穿著帥氣的水手服和同學們以及穿著西裝的老師和穿著軍裝、腰配軍刀的日本教官合影的畢業照。北斗鎮的古名是寶斗,有名的食物是「寶斗肉圓」(就像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的男主角柯震東等人下課後在彰化市吃肉圓一樣)。台語詩人林沈默:「寶斗街!寶斗街!老濁溪,小員外,...老阿公,食肉丸,配麥芽」。當地有一個北斗神社拆除後的遺蹟石燈籠基座,原址興建了北斗家商。我的母親畢業以後去田尾國小教書,她每天都騎著鐵馬(腳踏車)去上班,而且連續兩年都會在後座載著當時正在念田尾國小的么弟(我的三舅),雖然當時石子路的顛簸讓我的母親和三舅都不好受。

二戰台灣光復(1945年)後她轉到田尾鄉的南鎮國小教書,當時的國民政府大力推行北京話(國語),這對於在家講河洛話(台語)而在學校講日語的我的母親(當年 18歲)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和負擔,而對於當時正在念小學二、三年級的我的三舅(日語不熟,只會講河洛話)更是困難,他日後回想起當時經常跑去旁聽大陸來的老師教我的母親和其他的老師們學「ㄅㄆㄇㄈ」,然後再聽這一些老師們為他們現學現教熱騰騰的「ㄅㄆㄇㄈ」,但是無論他如何努力都學不會,偏偏當時的學校規定在學校一定要講國語,而講台語則會受到處罰,因此他在學校時乾脆就不說話了,後來一直到他念中學以後才慢慢地學會了國語。

母親在南鎮國小教書時,經媒妁之言嫁給了永靖鄉浮圳村「蕃薯仔仙」(我的祖父)的二兒子(我的父親),他長得高大英俊,剛從日本仙台市東北藥科大學畢業回國,正在台中縣衛生局上班。永靖鄉的地名來源是當地的客家人在歷經許多年的「閩客械鬥」以後,為了宣示與閩南人永遠和好,便放棄講客語,因此當地的人大部分都是「福佬客」。永靖腔會把「ㄥ」發音成「淹」,例如:「永靖枝仔冰,冷冷硬硬」會發音成「淹間枝仔鞭,練練電電」。台語詩人林沈默:「第一等,點爛塗,變黃金。第二等,飼盆景,變青龍。關帝廳:開基時,火旺盛。閩福佬、客饒平,拚地盤,起相爭。庄仔頭,袂安寧。新知縣,楊桂森,改地名,叫永靖,...少年人,來相唚」。

不久之後我的父親便搬到了員林鎮開藥局,員林鎮盛產蜜餞和椪柑。台語詩人林沈默:「四月天,桃結子,瘦樹欉。少年翁,搐搐銅:鹹酸甜,雙手捀,...百果山,芳芳芳。員林街,出蜜餞。梅桃李,來加工」。當時庄腳(鄉下)來的病人都會尊稱我的父親「先生(日語中的醫生或老師)」,我還記得當時的店口中充滿了藥粉和藥水(酒精、紅藥水、紫藥水、碘酒、雙氧水)的味道,媽媽經常笑著說那是「家的味道」。

小時候母親經常會用輕柔、銀鈴似的聲音教我唱日本童謠,父親則會用雄壯、沙啞的嗓音大聲地唱日治時代台中一中的校歌「南方的棟樑」:「生命之光自天而降,像御鏡、御劍、御璽的光彩照耀在島上的我們。盡情享受年輕的生命,我們歌頌吧!南方的男孩子!」),而當我不乖的時候父母親就會用可怕的「大人(日治時期對警察的稱呼)」來嚇我。

在我學齡前時,母親每一次去菜市場時都會用腳踏車載著我去買菜,一直到現在我都仍然清楚地記得菜市場的味道。母親離世後,有一次我在整理東西時偶然發現母親在當新嫁娘時的日記,上面記述著她在剛嫁來永靖鄉浮圳村時必須要一面懷著身孕(我的大哥)騎腳踏車上班,一面要服侍公婆和十個姑姑的艱苦,以及她思念娘家的心情,這時候我才猛然發現原來母親是外祖父母疼愛的小女兒。

醫生館的小女兒就是我的母親。

2017年2月6日 星期一

「走街仔仙」的同窗

我的外祖父在 1909 年考進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台大醫學院的前身)時,與「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以及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都是同班同學,蔣渭水則是比他晚ㄧ屆的學弟。

賴和(「和仔仙」)慣穿短衣褲,留八字鬍,行為質樸有禮,說話謙虛得體(「阮是兩人相意愛,若無說出恁不知?」、「兒子的可愛,是做過父親的誰都經驗來 」),他對貧戶常減免醫療費,甚至贈送昂貴藥材,因此彰化市民尊稱「彰化媽祖」:「走街仔仙、走街仔仙,替人看病走代先,街頭巷尾 走無停,透風落雨伊做前,走街仔仙、走街仔仙,菩薩心腸做醫生,勇氣像山,無底比,率咱行過黑暗瞑,走街仔仙、走街仔仙,疼痛咱的賴和仙,走街仔仙、走街仔仙,咱敬愛的賴和仙」(鄭智仁)。
              
蔣渭水為台灣把脈的《臨床講義》說:「主訴:頭痛、眩暈、腹內飢餓感。現症:物慾旺盛,精神生活貧瘠,...迷信深固,頑迷不悟,枉顧衛生,智慮淺薄,...四肢倦怠、惰氣滿滿、意氣消沉,了無生氣。診斷:世界文化的低能兒。原因:智識營養不良。處方:正規學校教育- 最大量、補習教育-最大量、幼稚園-最大量、圖書館-最大量、讀報社-最大量」。

杜聰明以第一名考進臺灣的第一學府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但是當時校方以他體格檢查不合格欲將他除名,幸好當時醫學校代校長力排眾議使杜聰明獲准就讀。在醫學校時,他的成績一直保持第一,並每天鍛鍊身體。他在 1954年創辦高雄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前身),擔任院長,一直到1966年才退休,「樂學至上,研究第一」是杜聰明一生的座右銘。

我的外祖父畢業後在彰化縣田尾鄉福田村(小紅毛社)開一間醫生館,他經常會提著黑色的公事包,坐著轎子去病家往診(有一些醫生則是騎馬或騎驢子,而我的大姨丈也經常會騎馬到小紅毛社來),他生了三個兒子和四個女兒。在二戰正酣時,我的大舅違背了外祖父母的意願,獨自坐船到日本,後來考上了金澤醫科大學,1945年終戰(臺灣光復)時他回台灣考上了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以後接續了外祖父的門診。

1947年 228事件時,外祖父有許多同學和醫生朋友們都被抓去關了,因此當時外祖父一聽到風吹草動時就會疑神疑鬼地躲起來,還好後來安然無恙。我對外祖父的記憶是一個長著長長白鬍鬚的慈祥老者,記憶中他會躺在床上,床櫃上放著一頂獵帽、一把獵槍,偶爾有一些老病人也會來找他看病。他很注重衛生,例如:每一次當我們接觸到金錢時,他都會叫我們洗手,他說是因為金錢上有許多細菌和微生物。

小時侯每一次母親帶我坐三輪車回娘家時,一進門我就會聞到濃濃的藥水味,並看見大舅正在跟病人親切地問診、把脈,他會看一看病人的眼睛,東摸摸、西摸摸,這邊敲一敲、那邊打一打,然後用聽診器在病人的胸部和腹部聽診,最後就幫病人開藥和打針。

診所的旁邊有幾株芭蕉樹,在夏日的午後裏散發出清涼的味道。也有一座小山丘(其實是小土堆,只是小時侯的我覺得很高罷了),我和表兄弟姊妹們經常會在上面玩耍:吃西瓜、吃剉冰(紅豆、綠豆、愛玉、仙草、水果)、吃豆花、抓蚼蟻 (螞蟻)、抓田螺、抓露螺仔(蝸牛)、抓臭龜仔(金龜仔)、抓草蜢、抓毛毛蟲、抓田嬰(蜻蜓)或秤子(豆娘)、粘蟬、網芽仔(蝴蝶)、抓杜蚓仔(蚯蚓)、灌大猴(在泥土上找有挖出土壤的小洞穴,然後再把罐子裏的水往洞穴裡面灌,小洞穴裏就會跑出蟋蟀)、捉迷藏,也會去田邊看遠方的鷺鷥(「白鷺鷥,車糞箕,車到溪仔墘,跋一倒,抾著二先錢。一先儉起來好過年,一先買餅送大姨」),在圳溝裏赤腳抓胡溜(泥鰍)、土虱(鯰魚)、魚蝦和水雞(青蛙)。到了晚上則會一邊抓火金姑(螢火蟲),一邊用嘴巴念著「火金姑,來呷茶,茶燒燒,呷芎蕉,芎蕉冷冷,呷龍眼,龍眼無肉,呷雞肉,雞肉油油,呷豆油, 豆油鹹鹹,呷李鹹」。

「走街仔仙」的同窗出了一個為台灣把脈的蔣渭水,出了一個全台灣第一名的杜聰明博士,也出了一個坐著轎子往診的鄉下醫生-我的外祖父。

2017年1月6日 星期五

關於悲傷這一件事

騎士小說「亞瑟之死」的亞瑟墓碑上寫著:「亞瑟長眠於此,曾經為王,終將成王」。

英國作家特倫斯·韓伯瑞·懷特(T. H. White)據此寫成的小說「永恆之王」(曾由迪士尼改編為動畫電影「石中劍」)敘述亞瑟的少年時期和魔法師梅林幫助他的過程,書中梅林對亞瑟說:「關於悲傷這一件事,最好的是它能幫助我們學習。你可能會變老而擔憂你的身體、半夜躺在床上傾聽你生病的靜脈的聲音、想念你唯一的的真愛、眼看著世界被一群可惡的瘋子糟蹋、發現你的尊嚴被下賤的心智陰險地踐踏,到時候你只能做一件事:學習這個世界為什麼以及如何運作。這是我們的心智唯一不會枯竭、覺得陌生、覺得被折磨的一件事,也是我們的心智唯一不會害怕、不信任、後悔的一件事。學習是你唯一的一件事,仔細地尋找那一大堆值得你學習的事吧!」。

2017年1月5日 星期四

「溺斃於月光之中」的莉亞公主

在電影「星際大戰」(很久以前,在一個遙遠的銀河系,...「願原力與你同在」)中飾演莉亞公主的美國女影星嘉莉·費雪(Carrie Fisher)於2016 年 12 月 27 日因為心臟病而逝世,她的話道盡了身為一個躁鬱症病人的心酸:

「我有精神異常,但是我並不引以為恥,而我也活過來了,甚至我覺得我的樣子比你更好」
「最好的是有一件事是可以假裝的:那就是假裝你不但沒有問題,而且還好得很。為了要讓這一件事成真,我曾經帶著憂鬱站在舞臺上,感受到它對我施加的魔力,因為如果我能讓你們相信我沒有問題,那麼我也能讓我自己相信的」
「自從 12 歲以後,我就經常寫作,這對於我具有療癒的作用。我寫一些事情以便把我的感覺從我的身體釋放出來到紙上。因此寫作在某一種意義上救了我,它變成我的同伴,亦即我跟文字產生了戀情,包括念書以及在我喜歡或不了解的文字上畫線等的活動都是」

「我應該不要再沈迷於人類的關係之中而要開始愛上椅子了,因為椅子具有人類所有的一切,但是它也具有我所祈求較少的一切特質,例如:較少的感情回饋、較少的溫暖、較少的贊同、較少的忍耐、較少的反應等。具有這一些特質愈少的椅子愈好,我應該要讓我的心中充滿對於傢俱的感情才對」
「我認為我的肉體只是心智的一個副作用」
「我對於我是瘋子這一件事是很清醒知道的」
「我告訴我的醫生說我在迷幻中覺得自己是正常的,而且我是一群蛾中間的燈泡,這就是躁動的意思」
「人們看見我時的尖叫聲,就像是熱帶的小鳥或是被擱淺在岸邊的海豹一樣」

「我很好,只是我有躁鬱症,而且我正在照三餐服用七種藥物,這一件事整天讓我與我的疾病接觸,我永遠無法逃離它,就像糖尿病一樣」
「在我的身體裏面,有一種化學不平衡,當它最嚴重的時候,會害我住到精神病院去」
「《我們不要再繼續討論下去了!我不喜歡妳的這一面!》《我並不是一個盒子,我沒有邊邊,我只有一面對著這個世界!」(費雪的書「來自邊緣的明信片」)
「我有兩種心情:一個是歡鬧的羅伊,這是狂野的心情;一個是沈澱的潘,她站在海岸邊哭泣:有時候潮來了,有時候潮退了」
「我不希望藝術是模仿人生的,我希望人生就是藝術」
「我知道演藝事業是什麼,這就是我不喜歡它的原因,我曾經看見太多次了:你獲得了它!然後你失去了它!」

「年老意味著經驗的累積,因此莉亞公主已經改變了,就像所有的人一樣」
「我已經把我的肖像權賣人了:每一次當我攬鏡自照時,我就必須要付給喬治.魯卡斯一些金錢」
「莉亞公主就像一個模糊的味道一樣的跟著我」
「當我二十幾歲時,就像一條明亮的線穿過一根黑暗的針,熾然地奔向我的目的地:虛無」
「你知道關於死亡最有趣的是什麼嗎?我的意思是除了一無所有以外。你會認為是我們可能會終於發現人是不能永生的:有時候我會看見小孩子在機場哭泣,然後我就會想著:《啊!人們已經都告訴他了!》」

「嘉莉是一位原創的、萬中選一的睿智女孩,她有趣、她在感情上從不懼怕,她勇敢地活了她的一生,我們會永遠地懷念她」(在電影中飾演韓蘇洛並曾與費雪有過三個月短暫情緣的影星哈里遜·福特)

費雪在她的自傳「痴心妄想的酒」中說她的遺言是:「我希望人們能在我死後報導說我溺斃於月光之中」。